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灯台活页刊
2003.7 第106期

福音活页

谈谈生离死别

 

  人生难免恩怨爱憎,悲欢离合;生活有苦有乐,有忧有喜。可是比较起来,似乎是苦多于乐,忧甚于喜;正像古人所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摩西也有同样的感叹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第九十篇10节)

  在所有的悲苦愁烦中,最令人难以忍受的,莫过于生离死别。所谓“生离死别,悲哀最切”,可是这样的不幸却偏偏无从避免!

“悲莫悲兮生别离”

  近百余年来中国几乎常是兵连祸结,真不知造成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事!若有缘能久别重逢,也可能像古诗所描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种人为的“生别离”,真是可悲可叹!

  古籍楚辞中有话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俗语也说:“苦中之苦,莫如恩爱别离之苦。”即使亲如父子夫妻,不免大难临头各自飞。在战乱中万分艰苦的挣扎搏斗之下,一身尚且难保,又怎能兼顾全家,因此不得不自寻生路,各奔东西;纵使难分难舍,也只有挥泪诀别,正所谓“父子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这种生别离的确惨绝人寰,是人生中一大可悲的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

  比生离更令人悲愁的,就是死别。因为人与人分离之后,只要一息尚存,依然存着重逢再聚的希望。但“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约伯记第十四章14节)人丧失生命,便“长眠不醒”,谁也无法起死回生,更不用说重逢再聚了。因此,人人都忌讳死,而改用其他的说法,例如:道家说“羽化”;仙家说“蝉蜕”;佛家说“圆寂”,“涅槃”;一般人说“去世”,“千古”。其实言词好听,说穿了还不是死?自古以来人人求生恶死,千方百计地求仙拜佛,采药炼丹,一心要得到益寿延年之方,结果全是枉费心机,徒劳无功。例如古代一世之雄秦始皇,在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妄想长享安富尊荣,派人寻求长生不死药,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落得空梦一场。

  人对于自己品格的高下,享用的优劣,环境的良窳,事业的成败,多少总还可以出于己愿而努力,选择,争取,把握;惟独对于生死,却完全无能为力。因人的生死乃操持在赐人生命的真神上帝的手中:“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传第十七章28节)“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传道书第八章8节)一个人纵使权倾一时,富甲天下,而且才智过人,事事如意称心;一旦生命到了尽头,却绝不能凭借权势,财富,智慧或努力,来挽救自己免于死亡!“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马太福音第六章27节)谁也不能!“上天叫你三更死,谁人留得到五更?”即使医学昌明,科技发达,一旦大限临头,无论富贵贫贱智愚,谁也无法苟延残喘,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这话一点也不假。正如礼记所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因为人与兽“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道书第三章20节)即使烧化成灰,仍然归于尘土。

重逢可期,永生在望

  “人生百岁,七十者稀”;即使成为活逾百岁的“人瑞”到头来仍然难逃一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传道书第七章2节)。圣经说“死又是从罪来的”(罗马书第五章12节)。人既犯了罪,“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第六章23节);因此“人人都有一死”(希伯来书第九章27节);但是“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第三章16节)上帝差祂的独生子基督降世为人,目的就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第一章21节);使他们得以出死入生,有复活永生的希望。基督曾经“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使徒行传第十七章31节);祂也留下应许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第十一章25至26节)因此凡信基督的人,都有重逢和永生的盼望,对他们来说,死别不过是暂别,而不是永别。死是“安息”,是“在耶稣里睡了”,将来时候一到,“主必亲自从天降临…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14至17节)主基督也必照祂的应许,接纳一切信祂的人,到祂为他们所预备的地方,就是“新天新地”去。在那里“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示录第二十一章4节)那时,一切信祂的人必重逢永聚,再也不会有生离死别这种令人悲苦的事了。

  但愿你也相信真神上帝和主基督耶稣,这样,你就必因着信而化这悲苦为喜乐了。(选)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0609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