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从圣经看教牧待遇

于中旻

 

  有句普遍接受的话说:“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谈政治和宗教。”因为是容易引起争论,结果会破坏感情。但那不是圣经的真理,也不应该当作真理。

  谈到“教牧的待遇”问题,有人以为是说不得的话,是关于“教会政治”的敏感问题。先存主见认定不该谈的,尽管就此为止,不必再看下去。但如果那样作,问题不会就不存在。

  圣经对这个问题怎么说﹖

旧约的规例

  旧约圣经记载,神吩咐以色列人供应祭司和利未人的需要,因为他们是代替全民服事神的。在献平安祭的时候,摇祭的胸肉和举祭的腿肉,归亚伦子孙作永得的分(参出二九:27-28)。因为他们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产业,没有收入可靠以养生,而单在神面前事奉,耶和华是他们的分(参民一八:20;申一○:9)。神顾念事奉祂的人的生活,为此谆谆告诫以色列人:“你要谨慎,在你所住的地方,永不可丢弃利未人。”(申一二:19)

  我们也看到,在尼希米率领被掳的以色列难民归回的时候,人民敬畏神而有复兴。“当日派人管理库房,将举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归给祭司和利未人的分,都收在里头。犹太人因祭司和利未人供职,就都欢乐了。”(尼一二:14)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之下,事奉神的人离弃神的殿,是因“利未人所当得的分,无人供给他们,甚至供职的利未人与歌唱的,俱各奔回自己的田地去了。”(尼一三:10)用今天的话说,传道人吃不饱,各自去打工了,教会荒凉是自然的结果。如果说,传道人的思想都在胃里面,自然是不应该的,是可悲的事。但谁都知道,传道人吃不饱,或故意使他们吃不饱,而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恐怕是有些不合宜吧!

待遇与效忠的问题

  初期教会是受苦的教会。教牧与信徒“共苦”的时候多,“同甘”的时候少;教牧与信徒之间,多有属灵的“团契”(Koinonia),是关怀,分享,交通,也在物质上有爱心的供应。到教会渐渐具型,教牧也渐具权威,并享有一定的供应。

  到了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虽未成为以色列模式的神权政治国家,不同职级的教牧,却纳入了行政系统,成为与政府并行的体系,不用说也有比照的薪给制度。

  及至改教运动后,在理论上是信徒皆为祭司,但实际上是教牧常被视为祭司阶级的人物,受到相当的尊敬。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机构由教会管理,大学的功能,是造就教牧和文官,律师。在英国,今天为主教,明天可以拜相;在薪给之外,更可得君王的眷赏。例如:大主教乌尔锡(Cardinal Thomas Wolsey)的宅邸,献赠给英王,成为汉浦顿宫(Hampton Court),可见教牧待遇并不都是命定的寒酸了。

  在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国家,无论是罗马教的,或抗罗宗的,都发展成一种教会系统,使教牧的生活可以得到照顾或保障。这原是好事。但同时难免产生一种副作用,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发给工资的人,心理上有这种要求,接受工资的人,自然觉有这项义务。这样,如果对主的事工没有原则上冲突的时候,自然没有问题;但遇到在“凯撒”与“上帝”之间利益不同的时候,谁是效忠的对象,就需要面临抉择了。

  为此,有独立教会的兴起,以保持“良心的自由”。这样以来,似乎问题该可以解决了。但事实并不如此。跟着产生的现象是,人人自以为有“独立”的标准,也可能成为没有标准;脱离了一个教皇的辖制,可能代之而来的是人人皆为教皇,甚至是一群暴君,事奉谁﹖事奉之难可想而知了。

圣经原则与应用

  我们且不谈事奉与效忠一方面,单论待遇问题。

  在我们的世代,教育已不单是教会的事,而以科技为重的专业教育,却多控制在政府手里。于是,在西方的社会,教牧成了许多专业的一种,打理教区从出生到埋葬的事,包括在生与死中间一段的许多事务。教牧们受了“专业”训练,提供专业服务,相对的,也受到对专业人士的尊敬,享受专业人士的待遇。

  但在有些教会,成员的思想还停留在农业社会阶段;又因为其发展传统不同,也把许多不同的沉留思想带到教会里。弟兄会和敬虔派的人,以为教会该单仰望神,教会不该有人为的“组织”,固定的薪给制度,是“不属灵”的确证。有的人以为既不属罗马教体系,教牧该是苦行修士的模式。更不幸的,有的以为教牧等于另一种宗教里面的和尚,尼姑,道士。与此相反的,有的是创宗立派的传道人,包括电视讲道家,表演家,以为我只向神负责,带来另一种的待遇问题:敛财自肥的“神棍”!

  是不是谈到教牧待遇就不属灵呢﹖相反的,圣经说:“凡事都要规规距距的按着次序行。”(林前一四:40)有标准,有规律,才正是属灵的表现,才可以建立见证。这样,我们可以相信,圣经没有对此避而不谈。

  虽然,保罗传福音的时候不取工价,但他不反对供应教牧,而且甚为关心。他说:“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福音养生。”(参林前九:11-18)

  圣经又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提前五:18)

  问题是,那“传道人”是不是真的主的“工人”,是不是撒属灵的种子,是不是“伺候祭坛”﹖如果真是事奉主的,就该为主的名的缘故接待,供应。

  如果问到待遇有什么标准﹖最简单的答案是肢体的感觉;自己有需要,也想到肢体的需要,使肢体快乐。这是对教牧最低限度的关怀。我们谁都不会使部分肢体享受快乐,而使身体的另一部分去学习受苦。照此推想,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借口,就可以自己审度了。

  在实际应用上,如果把信徒中高收入的平均数,加上低收入的平均数,再折半,就是适中合理的教牧待遇了。如果要更合于圣经,“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五:17)“加倍”就是乘二;不仅是精神上,也不妨适用于物质供应。任何在折中与加倍二点之间的决定,都是合理的。

  有一件事可以放心,如果世界上的贫苦人没绝迹,教牧(主的真工人)就不会积财成为巨富,就是把再巨大的财物交托给他也是如此。教牧会有保罗的心志:“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林后一二:15)

教牧的警勉

  无论如何,教牧也该有坚定的心志,防备钱财的诱惑,像任何圣徒一样。爱斯纯( Sir Roger L. Eshange)说:“为钱财事奉上帝的人,会为更高的薪水而服事魔鬼。”“先知为雇价施训诲”(弥三:11),把神的话当作商品取利,也会在适当的时候,不惜出卖主,像巴兰为工价而咒诅神的百姓(参民二二∼二四)。圣经也说到不堪的祭司,受神的斥责:“他们吃我的民的赎罪祭,满心愿意我的民犯罪。”以至使“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四:6)。这种人的问题是,比信仰偏差的人更差,因为他们是不信有信仰。在政治上,我们看见过不少这种随风草,今天高呼拥护领袖,明天变节事敌去了。以肚腹为神的人(参腓三:19),时常混迹在教会中,是一项不幸的事实,也会给教会造成不幸。当然,教牧中不免有不称职的,甚至有未曾得救蒙召的;但这与体制无关,是个别的问题。在各专业中,都不免有鱼目混珠之事实,有名的“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是假充的音乐家,并非教牧;但教牧总该时时警惕。

  马克思(Karl Marx)的父亲,本来是犹太教的拉比;到了德国以后,看看行情不对,就改行变为路德会的牧师。马克思看透了父亲信仰的价值是因“价格”而定的,就领悟出唯物史观的理论,反对宗教。他真可说是“家学有自”了。

  教牧们,可以不小心吗﹖我们是真的为主吗﹖

各期文章 订阅本刊

寻找《金灯台》文章

※如果没有输入关键字,将会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