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天涯若比邻

殷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诗人王勃留传的不朽名句。唐代诗人写下此诗句时,靠的是文学想像。今天由于交通便捷,传播快速,我们居住的地球已相对缩小,变成一个地球“村”:果真是“天涯若比邻”了。可惜,由于现代人生活忙碌,人情浇薄,人口密集,人情疏离,比邻而居,互不相识,反形成了“比邻若天涯”的悲哀情境。人与人间的情感,遭现实利害切割,由视如陌路到形同寇仇,人性中的同情与怜悯,全已不复存矣。
  基督预言的世界末日,却正在一步步地向我们逼近;各种人为的,天然的(多为人破坏自然环境所致)灾难,快速而且密集地向人类肆虐攻击。南亚海啸,才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卡翠纳飓风又横扫美国南部,造成重大伤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一座观光名城纽奥良顿时变成废墟,无数灾民嗷嗷待哺。此时此际,人间早已销融的同情与怜悯,又借着灾难在急叩着人们冷漠的心扉。
  没有人喜欢灾难,但灾难有时候也能唤回人们日趋冷淡的爱心(太二四:12)。
  让我们在此时,一同来回想主耶稣当日与一位律法师的对话,以及耶稣为唤回他对人的怜悯而述说的一个有血有泪的的故事。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
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他说:“是怜悯他的。”
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路一○:25-37)

一.“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一位自己先预备好了答案,再来向耶稣“请教”的律法师,一开始便走上信仰的歧途。他对主说:“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种要靠善功以换取永生的观念,一直盘踞在人心中,根深柢固;人必须要靠行为才能得救,这就是律法主义与功利主义共同打造的死结。这种错误的信仰,一直困惑着基督徒;延至十六世纪,神仆马丁路德觉悟后,才正式以“因信称义,赖恩得救”的正确信仰,取代了人要靠善功得救的谬误。人得救承受永生,不是靠自己作了什么,而是要靠神为人作了什么。人之能承受永生,完完全全是出于耶稣基督十字架救恩的功劳。人的好行为,是行所当行,与救恩无关。保罗便说过:“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林前一五:10)

二.“写”与“念”的差距

  耶稣反问这位律法师:“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写”(Written)与“念”(Read-interpret,另译为“解释”)的问题,而这便是“释经学”中最大的困难,因为圣经所写的,与人所读(解释)的,有时会有极大差异。
  基督在世的时代,便曾为安息日的解释与这批律法专家们有激烈的冲突。由于旧约的律法窒碍难行,犹太人律法专家的拉比们,便作出种种解构的诠释,并根据过去遗留下来的传说,增添了许多附加条款,以及各类变通的解释。这些释文,洋洋洒洒载于两部大法典,即“他勒目”(Talmud)与“米示拿”(Mishna)中。
  试举一例:根据律法记载,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他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奉献的意思)以后他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他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他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可七:10-13)。这便是“写”与“念”之间,天渊之别的差距。律法师口中背诵着爱神与爱邻舍的律法,心中所想的,却可能是与圣经中的爱(agape)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解释。

三.爱从哪里来?

  律法师向主问难的题目是:“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但主却将话题移转到爱,因为爱才是承受永生的关键。律法的总纲,一言以蔽之,即“爱神与爱人”。但律法师所了解的爱,应为人的爱,而非神的爱。每一个人生而有爱,但人的爱是由“血气生的,情欲生的,和人意生的”(约一:13);这种爱是由血统与婚姻而来,每一个人的爱,都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爱却不是圣经中所说的,神爱世人的爱。
  人的爱在许多情形之下,都会变质,由爱可变为恨,这是人之爱一体的两面;一旦变质,亲人可以变为仇敌,夫妇可以形同陌路。人的爱有许多限制:族群,血统,地域,阶级…儒家所主张的“仁”,便是要试着将人的爱提升,但仍然是要由亲而疏: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圣经中神的爱也相距甚远。墨家的“兼爱”,与圣经中的爱,较为接近;墨子试着要将人与人间的距离消除,但终不可得。儒家仍斥其为“无父无君”。所以,将人的心掏空了,也拿不出神的爱。
  神的爱(agape)与人的爱(Eros)迥异,是另一种来源,是由基督十字架上发出来的,是没有任何限制与条件的。经上记着:“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7-8)这就是神的爱。人要具备了这种爱才可以去爱邻舍,而唯一的可能,便是要真正悔改接受基督为救主,并将枝子接上葡萄树的源头(约一五:1-8),人才能涌现出这种无比的神爱。

四.谁是我的邻舍呢?

  精于计算的律法师为要显明自己有理,便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这句话问得好。他先要界定“邻舍”的对象,免得将应爱的对象弄错了,虚掷了自己的爱心,却不能承受永生。要将自己的爱心用在刀口上,才划得来。十分明显,他是要以“爱”为手段,以“永生”为目的。所以爱的付出,便要严格把关,作出种种限制,于是种族,地域,政治背景,肤色,甚至性别等等,都成了在施行爱心之前要查明的真相。2004年十二月,南亚海啸灾情惨重,各国都伸出援手。但在这背后,也藏有一些政治动机。台湾的教会便决定,若捐一元给南亚,也要捐一元给台湾,不能厚彼薄此。2005年八月,刚刚发生的卡翠纳飓风天灾,由于美国政府主管救灾单位行动迟缓,报载非裔的领袖们,便纷纷指责政府存有种族歧视。“谁是我的邻舍”,教会有时也会将神的爱,以人爱的私心去限制与割裂;要分别出“该爱的”与“不该爱的”。极端的理性主义者,甚至连神也要查究一番:神是什么肤色(What color is God?),神是何种性别(What sex is God?)。类此荒谬已极的各项问题,都悖离神的爱十分遥远。

五.爱的落实

  神的爱是行动,而非仅理念而已。耶稣无法与这位律法师讲理,便告诉他一个爱的故事。就是今天家喻户晓“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1. 有一个人

  在主所讲的这个比喻中,主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去”,很显然这是一个犹太人,也许还是一个利未人,但主并没有指明他的身分。这个在途中被强盗打劫的遇难者,由于被剥去了衣裳,所以难以辨识他的身分。人的身分,地位,甚至族裔与文化背景以及贫富的级别等,多半可以从服饰上分别出来;如果人人都除去了衣服,裸裎以对,则除了肤色以外,其他便不易辨别了。而主在这里提到的,只是一个人,因为神爱的就是人,不须加上任何的标志。有爱无类,类别是人加以区分的,使爱心也附带了类别与等级。如果这人的服饰尚在,也许,祭司与利未人看到了是自己的同胞与同道,便不会不顾而去。但这只是一个人,可能是任何人。我们应施予同情与怜悯的对象,不应有别。而这个好撒玛利亚人正是如此:看到这个人就动了慈心,立施援手;其实这个人可能是他的仇敌,但只要是人,都是他爱的对象。

  2. 三个人

  在这个故事中,除了这个受难者以外,另外还有三个人。一个是祭司,也就是圣品人,传道人,但他看见这个遇难者便扬长而去,甚至足下分秒毫不停留。第二个是利未人,就是神拣选出来服事祂的信徒,他看见受难者,也照样不顾而去。这两个本应施予援手,协助受难者的人,都没有发出爱心。他们也许各有理由;都有他们的“各耳板”,都有更重要的事要赶着去办,或者都已将该纳的奉献交给教会了。施爱的额度已满,也只好抱歉了。而且因为遇难者身分难以辨识,不知该不该施救。若救错了人,便更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基督教在社会上办理公益救灾等事业,都远远落在佛教的“慈济功德会”之后,既然“慈济”是救灾专家,那么便让“慈济人”去扮“好撒玛利亚人”,一切风灾,水灾,火灾,空难,车祸,都让他们去救好了,基督徒不必与他们竞争,我们只要回到教会,去为受难者祷告便够了。
  幸而还有第三个人,一个非信徒,即一个撒玛利亚人,看见这个遇难者,立刻动了爱心,并不问族裔,即使是仇人,甚至是一个恐怖分子,也要救助。而且他不仅是草草地救助,或采取有限度的救助,而是彻底地施救。首先采取急救的包扎,然后将伤者送到旅舍,作进一步的医疗,并且留下银钱与应许,使伤者能得到完全的康复。他自始至终并没有关切伤者的身分背景,因为他关心的只是一个人,而非一个特定背景的人。

  3. 答案出炉

  主讲述这故事,便是要回答律法师“谁是我的邻舍呢?”这个追根究柢的问题。如今答案出来了,主要律法师自己来回答:“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答案只有一个:“是怜悯他的”。

  爱是实际的行动,是无私的奉献与牺牲,是不计对象与背景,是不附加任何条件,是不作任何诠释,是以具体的行动去落实的。所以主对律法师(我与你)说:“你去照样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