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怎一个“妒”字了得

殷颖

 

  李清照在她的“声声慢”中,有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在此借用,改为“怎一个妒字了得”;是想特别将人性中的“嫉妒”提出来讨论。因为许多罪恶皆起于嫉妒,它并不限于同性或异性之间的情嫉而已;嫉妒更广泛地存在于一般人性之中,远甚于同性或异性间的情嫉。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妒忌,甚而会演变成深仇大恨:轻则以身殒,重可毁家灭族,亡国丧邦。嫉妒实为一切仇恨与罪恶之肇因,破坏力强,十分可怕,值得深入暸解。

  圣经中记载的第一个天伦大悲局,哥哥该隐杀了弟弟亚伯(创四:3-15),便是由于哥哥嫉妒弟弟的献祭蒙神悦纳,自己的则未被神看中。该隐不知先检讨何以自己的献祭未被悦纳(应非祭牲与农产品的差异,而为献祭的心态所致),反由于妒火中烧,一时恨由心头起,恶自胆边生,便举手将自己的亲弟弟击杀泄忿,而犯下了杀人灭伦的滔天大罪。

  圣经中也提到女性之间的情嫉事件,但记载不多;只提到雅各的妻子拉结,嫉妒她姐姐利亚为雅各生了儿子,因而将自己的婢女给雅各为妾,代自己生子(创三○:1-3)。而记载最多的还是男人之间的妒忌与仇杀。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扫罗王与大卫王之间的传奇故事了。

  扫罗被膏立作王之后,便展开与周边非利士人的争战。当时扫罗遇到了一个劲敌歌利亚,此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约三米),头戴铜盔,身穿铠甲,甲重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铜护膝。两肩之中背着铜戟,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舍客勒(撒上一七:4-7),是一位巨型战士,有万夫不当之勇。扫罗与其麾下皆惊慌失措,极其畏惧;任凭歌利亚在阵前叫骂,竟无人敢出来应敌。大卫于是出场,仅以手中的机弦与五块石子应战。他倚靠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将手中的石子以机弦甩出击中巨人歌利亚,随手取下歌利亚的首级,如探囊取物。由于大卫斩杀歌利亚立了奇功,赢得民众一致爱戴。以色列人的妇女都出来击鼓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这下子,便引发了扫罗对大卫的妒忌与不满,仇恨由此勃发,扫罗便千方百计要除去大卫而后快。

  按扫罗与大卫的恩怨情仇颇为复杂。扫罗虽妒忌大卫为人民拥戴,威胁到他儿子的王位,但扫罗王的儿子约拿单却与大卫有生死之交。约拿单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撒上一八:1),并多次保护大卫。但扫罗怕大卫危及他儿子的王业,欲除大卫之心更加迫切。最后扫罗王父子均殒命沙场,结束了这场可怕的嫉杀悲剧(撒上三一章)。

  当基督在三十岁展开了祂传道的事工时,面对的正是以祭司长为首的宗教社会集团:包括法利赛人,撒都该人,文士,律法师等的嫉视与攻击。由于耶稣所宣讲的有许多是新道理(可一:27),并其所施行的各种奇事神迹,震惊了耶路撒冷的宗教界。更由于基督敢于违反传统,对安息日等古训提出新释,并赢得群众的爱戴,都导致旧宗教各派人物严重的嫉妒。结果,便是要将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以消除他们心中的妒恨(太二○:18-19;约一八:12-14)。其实,自基督被钉十字架迄今,已经过了两千余年,但教会与教会之间,宗派与宗派之间,彼此的妒恨争斗也从未停歇。唉!怎一个“妒”字了得!

  “嫉妒”这种情感,随着人的原罪流淌在血液中,代代相传,无人可以例外,虽圣徒亦难避免。连耶稣的门徒们也常常陷于嫉妒纷乱之中。耶稣门徒中的雅各和约翰,与他们的母亲,有一次由于愚昧无知,竟向耶稣要求准许此二人坐在主的左右,俨然以左丞右相自居。一下子便犯了众怒,基督其余的十个门徒,便恼怒他们兄弟二人(太二○:20-27)。耶稣趁机教导他们公仆论:“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在这次争论“谁为大”事件中,充分显示:在主的门徒中,也不免存在着争权夺位,嫉妒分争的事实。这种嫉妒的情感,早已随原罪潜伏在人的血液中,随时都会在人与人之间体现。有时或可暂时抑压,多半时候却会随血液沸腾,导致各种仇杀与罪恶,成为竞争的开端。凡有两个人的场所,即无法避免。

  嫉妒的情结,真的绝对无法抒发,化解吗?否。新约圣经中一个显著的例子,便彻底否定了它。而这位心中没有“嫉妒”二字的伟人,便是施洗的约翰。按施洗约翰本为耶稣的表兄,是祭司撒迦利亚与以利沙伯的儿子。马利亚怀了耶稣后,走访以利沙伯,并在她家中住了三个月,还发表了著名的“尊主为大颂”(路一:39-56)。

  施洗约翰比基督早六个月出生,他扬弃了祭司的世家,自己流放到旷野,过着十分原始的简单生活:穿骆驼毛的粗糙衣服,以蝗虫,野蜜为食;并在约但河为人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他是要作基督的前锋,为主预备道路(可一:1-8)。他甚至还为基督施行了洗礼(可一:9-11)。

  约翰的全盛时代,其声势撼动了整个耶路撒冷,许多人都来追随他,当时他的门徒比基督还多。甚至耶路撒冷宗教界的领袖们,还差人来访问约翰,问他:“你是谁?”因有人怀疑他可能是基督。但约翰斩钉截铁地告知他们:“我不是基督。”

  “你是以利亚吗?”
  “我不是。”
  “你是那先知吗?”(意思指摩西)
  “不是。”

  约翰终于作出了自我表白:“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路’”,继之又表示:“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祂解鞋带也不配。”(约一:19-28)这就是施洗约翰的人格风范。一个诚实而且不掠人之美的人。他不但不嫉视基督,反而要他的门徒去跟从主。

  当约翰的事业如日中天时,由于耶稣的出现,跟从约翰的人,便纷纷跟从耶稣去了。约翰的门徒来告诫约翰:“从前同你在约但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祂那里去了。”(约三:26)按说这是一个警讯,约翰的事业已经结束了。昔日之跟从者多已离去,应感到悲凉,甚至由嫉妒生出怨恨。如今日有一个教会的信众,都被另一教会吸引了去做礼拜,这叫做“偷羊”。原教会的牧者,哪有不心生怨怼,甚至与“偷羊”的教会誓不两立,相互攻讦。但施洗约翰的态度迥异。他表示:“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三:28-30)。

  约翰的这番话,让我们听了精神一振:世上竟也有这种眼看着自己的事业遭受打击,不但不嫉妒对方,反而祝福对方的人吗?施洗约翰的心胸,何其宽广,值得我们努力去效法,学习。

  怎一个“妒”字了得!该隐,扫罗与犹大的宗教领袖,都是我们的鉴戒,负面教材;而施洗约翰,却是最好的榜样,典范。

 

金灯台活页刊第一三五期 08.5
作者殷颖牧师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