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基督比喻选读

谁是绵羊?谁是山羊?

叶福成

 

经文: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31至46节

  在巴勒斯坦,绵羊和山羊经常在同样的草地上同时出现。农夫,牧场主人和牧羊人通常允许它们在同样的草场上吃草和走动。从有记忆以来,这两种动物都是常在一起的。把它们分散在不同的草场,是不必要,是多余也是白花钱的。除非把绵羊和山羊分开,否则它们自由地闲逛,混合和交往。况且,它们不会打架,不会嫉妒,也不会排斥对方。
  那么,什么时候才将绵羊(信者)与山羊(骗子)分开?而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要知善且行善

当人子在祂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太二五:31-36)

  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好人”,只因为他们是守法的市民。圣经记载了一个年青的官的遭遇:

有一个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对他说:“…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
那人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
耶稣听见了,就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他听见这话,就甚忧愁,因为他很富足。(路一八:18-23)

  罪,根据世界各种宗教的说法,是犯了错误或做了坏事。人常辩解说:“我没有杀人放火,何罪之有呢?”根据圣经,罪不单是做错,也包括没有去行善或没有做对的事。所以罪不只是“杀人放火”,还包括“见义不为”;不只是犯错,也包括疏忽。在神学上,罪被称为“犯错的罪行”(sin of commission)以及“没去行善的忽略之罪”(the sin of omission, and the failure to do right is sin)。雅各书第四章17节解释:“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山羊代表那些很有办法去过一个“闻风不动”的人生。这些人不会阻碍,麻烦或伤害任何人,但是他们亦不会帮助或成全别人。他们不会危害人,但是他们也不会协助,鼓励或伸手助人。他们什么都不做,因此,比起那些只顾付出最小努力的人(minimalists),还要差劲。山羊的口号是:“世界的穷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发出的问题是:“为何要我去做?”,“为何别人不做?”或是“一人能做什么?”。

  另一方面,绵羊是积极,乐观,实干的。他们是人在痛苦中的膏油或良药,他们的格言是:“虽然我不能帮助所有的人,但至少我可以帮助一个人。”请留意:耶稣使用的原文字“客旅”(太二五:35)是单数的。关怀别人,是从扶持或帮助一个迷途的人来开始。

  圣经仅描述耶稣三次“饥饿”。一次是祂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之后有天使来伺候祂(太四:2;路四:2)。除了这绵羊山羊的比喻之外,还有一次记载耶稣的饥饿,是在无花果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徒有叶子罢了(太二一:18)。在本段经文中,耶稣虽然饿了,但没有要求门徒给祂食物吃(太二五:35,42);反而,祂要求他们奉祂的名,将食物分给贫困群体,受压迫者和弱势人士。

要有怜悯心肠

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二五:37-40)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对人的“怜悯”,比在其他福音书或新约书卷里更明显可见。“怜悯”这字在马太福音一共出现五次。除了用了一次“怜悯”在不肯饶恕的恶仆之主人的身上(太一八:27)之外,马太福音其余所记载的“怜悯”,都是提到耶稣对众人的怜悯,包括对群众(太九:36,一四:14,一五:32)和两个瞎眼的人(太二○:34)。耶稣对众人的怜悯是值得注意的。祂两次喂饱他们,也是因为祂怜悯他们。祂喂饱五千人,因为他们跟了耶稣足足三天,已经没有吃的了;耶稣怜悯他们,不愿他们饿着离开,恐怕他们在路上困乏了(太一五:32)。

  让人吃饱不是耶稣的全职工作,祂的使命是传神国的福音(路四:43);可是祂的怜悯感动祂出手。出奇地,圣经中的怜悯不是一个抽象的字;它是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行为。在希腊文里有“可怜”(太二○:30;路一六:24)和“体恤”的字(来一○:34;彼前三:8),但是“可怜”和“体恤”却无法抓到“怜悯”的意思。“怜悯”这字是肚肠深处(太九:36,一四:14,一五:32,一八:27,二○:34;可一:41,四:34,八:2,九:22;路七:13,一○:33,一五:20)。“怜悯”是肠子的搅动,是它的叫喊,是一个必须解决或处理的感觉!就好像是你觉得有东西在啃噬你,弄痛你或咬住你,使你必须采取行动。除非你马上处理它,否则你无法走路,无法站立,也无法坐下!

  37至39节提及的需要是“从小至大”(from the lesser to the greater)。首四类(饿和渴:体内的需要;作客旅和穿:体外的需要)是指那些没有人去接待的人(no hospitality),其后两类是没有健康(病了)的人(no health),以及没有希望(被监禁)的人(no hope)。

  耶稣的意思,不是说要帮助人以至令自己去到受亏损的地步。祂不是要我们为别人的需要而承受很大的责任感或罪恶感;但是祂要我们内心为别人的困境与需要,觉得感动或内心刺痛,叫我们有所行动或反应。耶稣甚至没有要求我们向他们显出热情,祂只要求给他们一些安慰,使他们的肚子不再饥饿,使他们的口不再干渴,使他们有衣服保暖。祂更不是邀请你去医治他们或在监狱陪他们,而只是去关怀他们,动动手指,作出举手之劳而已。

施比受更有福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太二五:41-46)

  主耶稣教导我们“施比受更为有福”(徒二○:35)。最大的福分,不是给与受恩者,而是给与施恩者;不是给与领受者,而是给与提供者;不是给与患难者,而是给与分享者。我们无论作什么,都是为主而作,因为我们是祂的使者,是祂的代言人和信息。信徒若具有正确的知识和态度,去管理与扩展受托于他的资源(时间,才干,钱财等),便不愁没有服事的机会。

  那些不鉴察自己心思的人,或是看不见别人需要的人,以及那些不肯付出的人,一定会受到指责和惩罚。圣经中记载耶稣有一次饥饿(太二五:42)却没东西吃的情形,就是当祂遇到一棵令人失望的无花果树。当时耶稣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树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徒有叶子而已。马太福音的原文记载那棵树“不过徒有叶子而已”,而马可福音说“只有叶子”。耶稣便宣布:“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太二一:18-19;可一一:12-13)

  神不是邀请我们看到全世界,国家,城市,社会或所有邻舍的需要;祂只为一个小人物,一个被遗忘的人和一个无名小卒而辩护。一个信徒未必能在各方面都很慷慨或是很勇敢,但是他绝对不能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信主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每个人的需要,或是可能不会轻易对人动怜悯之情,但是他绝不能无视于一个灵魂的需要。他不能对一个有姓,有名和有脸孔的人,闭上自己的眼睛并且戴上墨镜,来置身事外。耶稣在40及45节所要求的是“最小”,在别处被翻译为“极小的事”(路一二:26,一六:10;林前四:3),“非常小”(路一九:17)和“小小”(雅三:4)。

  那些对别人视若无睹的,错过了服事的好机会(太二五:44)。“服事”这字,在一处提到是耶稣禁食四十天之后,而魔鬼离了祂,有天使来“服事”祂(太四:11;可一:13)。此字也与耶稣受到妇女的爱心“服事”是同一字,包括彼得的岳母在热病退了之后服事耶稣(太八:15;可一:31;路四:39),以及从加利利跟随耶稣,照顾耶稣的妇女(太二七:55;可一五:41)。更精彩的是,这些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八:3)。

  最后,服事耶稣就是做耶稣所做的,也就是服事别人。耶稣说:“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一○:45;路二二:27)。

结语

  谁是绵羊?谁是山羊?神都一一知道!时间和行为的考验会证明一切,最后的结局将会把他们分别出来。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一○:27-28)你可以伪造手表,手提包,软体,甚至货币和签名,但是你无法伪造救恩。你可以复制东西,并且模仿信心,但是你无法愚弄神。你是真实的门徒,还是假冒为善的骗子?你的基督信仰是与基督建立关系,或只是没有基督的宗教行为而已?你是实践真理的信徒,或只是名义上的教徒?你是否一个“一动也不动,一点也不在乎和一点也不察觉”的人?你是绵羊还是山羊?还是更糟糕的,是披着羊皮的狼?

思考问题:

  你是否认同“施比受更为有福”(徒二○:35)?你曾经如何实践这个教导呢?

 

金灯台活页刊第一五六期 2011.11
作者叶福成牧师现为美国创欣神学院专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