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以色列第一位恶王— 罗波安

王申得

 

  罗波安王从父亲所罗门继承下来的是一个何等强大富饶的国家,然而在他的手上不但兄弟阋墙,更遭致外敌欺侮。罗波安王为政十七年,圣经史家述其公职,言其家私,贬多于褒。

苛政猛于虎 江山半壁失

   罗波安登基的时候已经是四十一岁的“不惑之年”了(王上一四:21),新王掌权,是仁政当先,爱民如己命呢?还是横刀立威,视民如草秸?可惜,罗波安王头脑发热,听从一班鼠目寸光之同辈的话,做出了一个令他悔恨终生的选择。

   对于所罗门时代留下的苛捐杂税,老百姓怨声沸腾,老臣们的建议是“王服事这民如仆人”,而少年人的建议是“我的小拇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老臣们的劝戒是“用好话回答他们”,而少年人的劝戒是“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王上一二:7, 11, 13)。关键时刻,罗波安王选择听从少年人的意见,走上国家分裂的不归路。

国破山河在 奋发图自强

   心有不甘的罗波安王,迅速招聚了十八万精兵强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自己”(代下一一:1)。但覆水难收,天命难违,罗波安王不得不接受现实,在先知示玛雅的帮助下鸣金收兵,班师回朝。

   接下来短短的三年内,罗波安王励精图治,率领众民在犹大遍地修筑工事,广积粮油,犹大国如铜墙铁壁般坚固。此时正值北方以色列国排挤和逼迫具有正义感的祭司和利未人,这些神的仆人们毅然背井离乡,投奔到罗波安王的麾下。在他们的帮助下,犹大国逐渐走出了阴影,大有重振昔日所罗门王朝雄风的气象(代下一一:17)。

   失败固然可悲,但常为成功之母。罗波安王虽因偏听偏信,因小失大,招致国家一分为二,但能及时从羞辱中振作起来,自强不息;作为一国之君,这三年内的表现可圈可点。可惜好景不长。

三心兼两意 惹动神怒气

   圣经明说,“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强盛三年”,又明言,“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因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华”(代下一一:17;一二:2)。究竟,罗波安王在执政的第四年做了些什么事呢?罪状有三:

   其一,引进全民造假神运动。自从撒母耳带来属灵大复兴(撒上七:3-4),到大卫王时代,圣经未提一次以色列人敬拜偶像的事,所罗门王直到晚年,才开始在自己家中和首都耶路撒冷城设摆偶像(王上一一:7)。但罗波安王可能是以色列历史上掀起全民拜假神运动的始作俑者,“他们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王上一四:23)。此风一开,历代竞先仿效,贻害无穷。

   其二,纵容民众性观念和性关系开放。摩西律法上对两性,婚姻和家庭伦理道德多有论述和规范(利一八:1-30,二○:7-24),但从罗波安王第四年起,国纪家法大幅松弛,纵容百姓两性观念开放,“国中也有娈童”(王上一四:24)。此乃为神眼中之大恶。

   其三,以多元文化为国策,奉行道德相对主义。“犹大人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恶的事”(王上一四:24),神的儿女与世俗文化同流合污,彼此平等互重,失去“独居之民”的圣洁气质和“光盐效应”。

   正如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将稀世国宝盗为己有一样,埃及王示撒入侵犹大,“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甚至连御林军手中的金盾牌都不放过!(王上一四:26)这是以色列人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国门被破,落在外邦人的手中饱受凌辱。若不是罗波安王和众首领尚存一丝自知之明,在神面前自卑悔改,犹大国早已亡了!(代下一二:6-7, 12)

国危君自乐 恶王盖棺定

   罗波安王统治的最后十二年,南边有埃及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抢夺;北边与以色列国争战,烽烟不断(代下一二:15)。在这种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罗波安王却疏于问政,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圣经史家不惜笔墨,无情鞭挞君王荒诞糜烂的私生活。他共有十八个妻子,六十个妾,生了二十八个儿子,六十个女儿(代下一一:18-21)。罗波安紧随其父所罗门之后尘,不仅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违背圣训(申一七:17),更甚者亲自出马,为众子“多寻妻子”(代下一一:23)。

   综观罗波安王一生,含着“金钥匙”出生,拥有令人望尘莫及的先天优势,但胸无大志,懦弱无为。不但亲手葬送半壁江山,更臣服于异教徒淫威,将历代国宝珍品丧失贻尽。尽管有良心发现的一刻,却如暗夜中天空的一道闪电,转瞬即逝。私人生活极度不检点,陷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终得恶王名声,遗臭万年。圣经史家一语道破其真人真相:“罗波安行恶,因他不立定心志寻求耶和华。”(代下一二:14)

金灯台活页刊第180期 2015.11
作者王申得牧师为佛罗里达州甘城华人教会牧者

插图:Agnes Leung(agnesl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