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创世记(十八)

面对爱人离世的时刻

锺庆义

  

经文: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进去为撒拉哀恸哭号。(创23:1-2)

亚伯拉罕…称了四百块(四千五百克)银子给以弗仑。于是,以弗仑在麦比拉,在幔利前面的那块地,包括那块田和其中的洞,田中和四周所有的树木,都在赫人眼前,就是在所有来到城门口的赫人眼前,归给亚伯拉罕作产业。这事以后,亚伯拉罕把自己的妻子撒拉埋在迦南地,幔利前面麦比拉田间的洞里。幔利就是希伯仑。这样,那块田和田中的洞,就从赫人归给了亚伯拉罕为产业作坟地。(创23:16-20)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是撒拉的告别篇章,也是亚伯拉罕展示对神有大信心的一章。

亚伯拉罕把撒拉葬在迦南地(创23:19-20)

   撒拉死后,亚伯拉罕在迦南买了家族的坟地。这坟地的地主是赫人琐辖的儿子以弗仑(3-18节)。亚伯拉罕向以弗仑正式用四百舍客勒购买田地和麦比拉洞,为了要埋葬撒拉。借着这个行动,亚伯拉罕展示他信靠神:他要留在神所赐给他的应许地。亚伯拉罕在迦南买坟地埋葬撒拉,表示不仅是撒拉,还有他自己和他的后代,都要葬在这里。他在这里所埋葬的撒拉,正是应许的后嗣以撒的母亲。亚伯拉罕相信神会按着祂的应许把这地赐给他和他的后人,故此用巨价在迦南买地。这行动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这块地成为撒拉的墓地,亚伯拉罕的墓地(创25:9),还有以撒、利百加、利亚和雅各的墓地(创49:30-32;50:13)。这些族长和他们的妻子都相信神会把迦南地赐给他们的后代。

   亚伯拉罕购买墓地给他亲爱的妻子撒拉和他的后代,并且为他的妻子而哀哭。借着他的故事,我们也思考:我们怎样面对有一天会失去所爱的人?我们怎样处理哀伤和丧亲之痛?

亚伯拉罕为撒拉之死哀恸哭号(创23:1-2)

   撒拉大半生与亚伯拉罕作伴,是对他忠贞的妻子。撒拉死时一百二十七岁。她九十岁生以撒,在此之前有二十五年等待应许的儿子出生,即是她六十五岁时跟随亚伯拉罕离开家乡。这样,撒拉和亚伯拉罕作了最少六十二年(127-65=62)夫妻。他们二人共同经历生命的起起跌跌:一起离开安舒的家乡吾珥,后来辗转在应许地与埃及之间上上落落。亚伯拉罕曾两次为了保护自己而连累撒拉;而撒拉也曾连累亚伯拉罕(要夏甲做代母),导致家中产生冲突。他们一同在焦急和忧虑中等待又等待神赐下应许的以撒。当我们读到他们的故事,或会想到自己夫妻之间就像他们一样,共同学习、成长、犯错、饶恕,共同拥有美好与伤感的回忆。

   亚伯拉罕与撒拉走在一起几十年;长期的伴侣死了,经文描述亚伯拉罕为撒拉“哀恸哭号”(创23:2)。死亡与哀伤是人类经历的一部分;面对所爱的人离世,是非常痛苦和难受的。任何人都有机会痛失挚爱之人,但我们怎样面对痛失至亲的哀伤时刻?其实,在这时刻临到我们之前,我们各人也需要考虑为自己的身后事作安排。这不单关乎自己想有怎样的丧礼,更重要是思考自己想留下什么给亲人。没有人知道自己何时会去世,亦没有人知道谁会较先去世,所以每个家庭都要学习面对哀伤与死亡来到的时刻。

   失去所爱的人是痛苦的,但如果我们早有准备,就可以较好地处理哀伤和丧亲之痛。我们都可以预计终有一天我们会失去一些亲爱的人,在此让我提出几点建议:

  1. 接受死亡的真实性,即使是信徒也会死去。因此,每个家庭都要学习处理丧亲之痛。要彼此与至亲分享:当对方离世之后,你打算如何活下去。
  2.  尽情地哀伤,并带着信徒的盼望(林前15:19、51-56;帖前4:13)。耶稣基督已经死而复活,所有信主的人面对死亡时都怀着永恒的盼望。死亡对信徒而言是个逗号,不是句号;在这个逗号之后的荣耀和永恒与这世界相比,便显出这世界的短暂了。
  3.  趁着大家在世的日子,互相倾吐心意,说出你如何为对方而活,说出对方在你的人生中如何重要。写一封表达爱意与欣赏的信给对方。
  4.  应当彼此认罪,寻求和解。写一封和好的信,请求对方饶恕你的一切过错,即使对方也曾经深深地伤害你。
  5.  避免在离世时留下债务:定一个限期使自己不再欠任何人的债,除了传福音的债之外。
  6.  对年长夫妻而言,无论你俩预计自己会活多久或比对方多活多久,都要下定决心,让晚年过得喜乐和满足,能彼此分担哀伤、分担身体的软弱,并在恩典中、盼望中、信心中、爱心中彼此相待。
  7.  至于单身的人可考虑友谊的可贵,寻找真正的朋友:是你的知己,能彼此推心置腹,愿意与你一同承担痛苦及挣扎。寻找一个愿意在人生余下岁月里与你分享喜乐与忧伤的朋友,彼此在信心的旅程上成为健康的友伴。

   盼望教会能够成为一个让人得着慰藉的地方。但愿无论是已婚还是单身的,在失去至亲的时候,都能在信仰的群体中,在基督的爱和恩典里得到安慰。

 

金灯台活页刊 第210期 2020.11
本文由梁伟民弟兄翻译自作者的英文讲章。作者锺庆义牧师为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