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吾珥与迦南之间的抉择

郑盛光

 

经文:创世记第十二章1至5节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创12:1-5)

  神呼召亚伯兰,并为他改名为亚伯拉罕(创17:5),是要借着他把神的应许与福分延伸到万民万族当中。亚伯拉罕一生中有几个关键的考验,其中一个是吾珥与迦南之间的抉择。

  吾珥处于两河流域的肥沃地带,即米所波大米。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促使它成为一个相当繁荣与文明的大城市。按考古的资料显示,吾珥出产许多黄金与珠宝,其建筑、雕刻艺术、人造运河、算术图表(用于计算平方与立方根的数学公式)曾经闻名于世。

  这样伟大又富饶的城市,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向往之地;神却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此地,到一个他完全不知道,也从未听闻的陌生环境。这是相当不容易取舍的一件事,从吾珥到迦南,是一条信心之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从使命的角度看

  神为何要亚伯拉罕离开吾珥?从当时的环境来说,这是一个偶像林立之地,从泥版上所记载的资料得知,当时最高崇拜的神叫月神Nanna,闪语称作Sin。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亚伯拉罕是在什么情况之下信奉独一真神。但肯定的是,亚伯拉罕必须先有了独神信仰的观念,神才进一步呼召他离开吾珥城,那时他才七十五岁。换句话说,离开吾珥不只是消极的离开拜偶像的环境,神的旨意是要借着这位信心之父,把独神的信仰传遍万族万民。

  当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本地本家时,祂就应许亚伯拉罕说:“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3)神给亚伯拉罕三个应许:其一是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其二是使他的名为大;其三是使他成为世上万族蒙福的媒介。这是个普世的计画,这计画从一个家庭产生一个民族,从一个民族产生一位救主,最终为全人类带来救恩。新约在记载耶稣基督的家谱时,列出的两位女子(喇合、路得)竟然都是外邦女子,除了凸显这些外邦女子因着信心而蒙恩的事实外,也凸显出神早已为外邦人安排救恩。

  主耶稣复活升天之前,郑重地给教会颁布大使命: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今天救恩临到我们身上,不是只停留在个人得救的层面而已,福音必须透过我们传扬出去,使万民因此得福。宣教工作既然已交在你我的手中,我们岂可让这使命埋藏在心中?从今天起,让我们带着一分的负担,两分的热诚,三分的勇气,四分的光荣,五分的努力,六分的把握出去传福音;如此神必额外的把七分的福加在我们身上!

二.从身分的角度看

  离开吾珥意味着身分上的改变:从定居者变成寄居者;从固定的大房屋变成到处支搭帐棚。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拉罕自从七十五岁离开吾珥,直到他一百七十五岁离开世界,都是生活在简单的,用骆驼皮搭成的帐棚里。这一百年中间,他从未有过自己的大豪宅。他虽拥有许多财富,但却从未眷恋这些身外之物,一生过着淡泊与简朴的日子。在他去世后,别人把他的尸体从帐棚中抬出来,与撒拉合葬在麦比拉的洞穴里。

  亚伯拉罕的一生有两个标志:一是筑坛;二是帐棚。“筑坛”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记敬拜神,让神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倚靠。“帐棚”表示世界非他所向往之处,他只不过是暂时的寄居者,他所向往的是天上更美的家乡,是“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

  对我们基督徒来说,这世界非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天上。世界再美好,都不是我们久留之地。我们的身分是客旅,我们所走的路是天路,因此必须学会离开与放下的功课。想想看,你目前所处的环境,是否太过舒适,以至身边有许多事物缠累着你的心,使你看不清楚永恒的目的地,忘记了自己的身分是什么?圣经说: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三.从时间的角度看

  离开吾珥,往神所指示的迦南地去,这条路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的。神要亚伯拉罕学习每走一步,就要等候神下一步的指示;不到最后,也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变故。因此,只有一种人可以完成任务,那就是在时间的进程中持守到底的人。

  希伯来书记载说:“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来11:8)这节经文出现两个字:“遵命”与“不知”。“遵命”是一个勇敢踏上的行动,不到最后一分钟,决不轻易放弃。“不知”更是突出一个人信心的真实,正如圣经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真正的信心不是从知到不知,而是从不知到知。真正的信心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才能产生果效。时间是神磨练我们信心的工具,神所用的人,大部分都经过时间的考验:

  1. 摩西:前后被磨练了八十年,尤其是在旷野牧养羊群的那段时间,之后才被神呼召。
  2. 约书亚:虽然在窥探迦南地时大发热心,神却让他等了四十年,才开始进占迦南。
  3. 迦勒:他的信心不受年龄的影响,虽已八十五岁,却仍然有坚定不移的心志,到老都不退休。
  4. 大卫:在作牧童时得蒙撒母耳膏他为王,神却要他等到扫罗王死了之后,才让他登基作王;那时他已经三十岁。
  5. 保罗:在大马色遇见主时,领受特别的使命,却要先在旷野中安静自己,十四年后才正式成为使徒,到处宣教与开拓教会。

  人生有所谓“三历”:少年争取的是好学历,中年成功与否是看经历,年纪老迈时是看病历。而对基督徒来说,神所看重的是我们的灵历(属灵经历)。

结语

  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吾珥,这是信心道路的开始,每踏出一步,都有神的引导与赐福。亚伯拉罕就这样与神同行了一百年,信心的脚步始终如一,因此成就了神的计画。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一个观念:不是因为亚伯拉罕的自信,神的应许才能变成事实;而是神的应许本来就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促使亚伯拉罕对神产生了信心。只有这样的信心,才能够胜过任何的威迫利诱,克服万般的艰难,最后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人的信心必须建立在神的应许上,否则在面对诸般的试验、环境的变动时,就会容易灰心丧志。

  对别人来说,只有看得见的,才能产生信心。对我们这些属亚伯拉罕后裔的人来说,虽然看不见眼前的事物,我们还是凭信心走下去。信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信心不是盲从,而是顺从;信心不是经验的结果,而是考验的成果。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11:6)

   

金灯台活页刊第189期 2017.5
作者郑盛光传道现时从事培训工作。

插图:Agnes Leung(agnesl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