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读经讲义



第四段 信心与行为(2:14-26)

读经提示

  1. 当时的信徒与现今一般的信徒,对信心与行为有什么误解?
  2. 什么信心是没有功效的信心?
  3. 试述没有信心的行为,与没有行为的信心有什么分别?
  4. “这信心能救他么”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的解释?
  5. 试举一例说明无行为的信心怎样不能救人。
  6. 二章15节、16节的话跟新约什么地方的经文相似,而着重点各有什么不同?
  7. “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这“死”的意思是什么?
  8. 真信心与真行为的关系怎样?
  9. 鬼魔与魔鬼有什么分别?
  10. 为什么“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11. 亚伯拉罕献以撒的经历是否得称义的经历,还是试验称义之信心的经历?为什么?
  12. 二章23节怎样解释?注意“应验”在全节中的意思。
  13. 二章25节说喇合得救是因行为,怎样解释?
  14. 喇合接待使者是否为叛国行为?为什么她得以被称义?
  15. 信心与行为的关系跟身体与灵魂的关系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第二章

14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15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16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18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19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么?21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么?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23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24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么?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按本段的记载看来,当时的信徒,显然误解了有好行为和靠好行为的分别。他们以为既不必靠行为得救,就不必有好行为了。其实信徒虽然不是靠行为得救,却应该有好行为,好行为虽不能算是一种足以使信徒得救的功绩,却是信徒该有的一种本分。反之,现在有好些信徒却错误的把该有的好行为,当成要靠好行为才能得救。但实际上,不管是过去、现在、或将来,信主之前或信主之后,我们得救都全然是本乎恩(徒15:11;弗2:8、9),而没有人有希望凭行为得救。上文所说的两种极端,都是由于不明白信心与行为的关系所产生的结果。本段真理指出真信心与真行为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壹 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2:14-17)

一.没有行为的信心毫无功效(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2:14)

  本节的意思是要说明,信心若没有行为,是不能发生功效的。一个人有没有信心,并不是凭他口中怎样说,乃在乎他的行为表现是否和他自己所以为有的信心一样,这才能证明他的信心。注意:“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这句话暗示,在教会中可能有些人自以为有信心,实际上却没有信心,因为他所有的只是没有行为的信心。

  在教会里面,对信心与行为的关系的认识,有两种危险的错误,就是:

  A. 没有信心的行为:基督徒要有好行为,但是要先有信心内在的信仰然后才能有出于信心而有的好行为,也就是神所要我们有的好行为。没有信心也会有行为吗?会的。行为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人只能看到外表而看不到内心,这样,有外表的,不一定有内心。外表斯文的,也不一定内心斯文;内心像禽兽的人,外表还可以像圣人;内心像魔鬼的人,外表又可以像天使。所以单凭外表的行为好,就断定人的内心也好,这样判断是很危险的。因为有好些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

  有许多宗教的“行为”是可以学来的,却不是出于信的真行为,这必定是经不起考验的。例如一个人可以学会讲一些属灵的话语,一些基督教习惯和公式化的祷告等;但在他里面却没有信靠神的心,这种行为就不是“信心的行为”。显然地,在圣殿祷告的法利赛人正是属于这一种人,他们在教会里面,却始终未接触到基督的生命,所接触的不过是基督教的外表。这种人的危险就是以为自己所学到的一些宗教习惯和仪式,就是已得救的行为表现,或者以为这就是信心的表现;其实,他们早已作了天国的门外汉,却还不自知。但他们这种没有信心的行为,却会使那些不明白真理的人把他们当作榜样,以为信耶稣得救,就是像他们那样而已。

  B. 没有行为的信心:没有行为的信心就是假信心。这种人自以为有信心,其实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真信心。真信心是必有行为的信心,就如现在有人跑进来说:后屋已经着火了,你如果真相信后屋已经着火,就会立刻逃跑;可是如果你听了全没有动静,还是安详的坐着,就证明你没有相信那个人所说的话,因为真信心是必定有行为的。另一种情形,也是很容易叫我们自以为有信心,其实却不合乎圣经要求的信心,比方说:你听见人家讲一个故事,描述后屋正在着火的情形,你虽然相信那故事所叙述的是真事,你也不会因此逃走;因为那是故事里面的屋子着火,跟你没有关系。这一类的信心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这种信心并不是圣经所要求的得救的信心,而只是一种“知识”而已。许多人虽然在理论上相信耶稣降世受死赎罪是对的,但却从未真正在自己经历里面,相信祂是为救自己脱离罪恶而死,而只是把这种“知识”当作信心而已;正像一个人相信故事里面所讲的后屋着火是真的,也承认要从前屋逃走是对的,但他自己却从来没有因房子着火而逃走的经验;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罪的危险,已经如火逼近。这种信心,就是圣经所说的没有行为的信心。

  没有信心的行为叫人趋向于假冒伪善,没有行为的信心却把人陷在自欺里面。

  “这信心能救他么”:这“他”字有两种不同解法:

  A. 这“他”字是指那些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的人自己。这样,这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行为的信心,不能救自己。

  B. 这“他”字指下文15节的人。这样,本节的意思就是说,若自以为有相信神会供给缺乏弟兄需用的信心,却不去实际帮助他们,这样的有信心只是空话,是不能救人的。

二.没有行为的信心不能救人(2:15-16)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2:15-16)

  在此举一个例子,说明没有行为的信心的虚假。真信心并不放弃人应尽的本分叫人幻想奇迹。世上有既不肯帮助弟兄,又希望他能得着温暖;既不用出钱,又可以行善的事吗?这种利用“信心”来代替自己应该有的善行和本分的信心,不但不能救人,而且会把人绊倒。所以在缺乏的人方面,虽然应当专心信靠神;但在富足的人方面,却不该以应当专心信靠神为借口,而不尽本分出手相助。

  注意,这两节所讲的,实际上与约壹三章18节所讲的意思相同:“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在约翰壹书,认为实际之行动是一种“爱心”的表现;而在本书,却看作是“信心”应有的表现。可见本书所论的信心,不是单指信基督得救的信心;更是指得救了的信徒应该表现之信德而说的。因为凡是真正有信心的人,都是从神而生的,他们必会爱从神生的人(参约壹五章1节),这种爱心就是有信心的一种外在的凭证,是表现在行为上的。

三.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2:17)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2:17)

  “死的”意思就是没有生命的,也不能表现于生活的;这句话也反面说出,真信心是有生命的信心。正如有生命的人必定有各种生命的表现一样;死人怎样不能表现行为,与人无益,照样,死的信心也是如此。

著者:陈终道牧师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