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儿在黑暗中来到世界,当他张开眼睛,看到了光,看到了各种的颜色;夜来了,颜色消失了,又回到黑暗里。渐渐的,在黑夜与白昼的交替中长大,知道了“我”与“我的”,“非我”与“非我的”;但理性之光,也不能长久。外面的虚诈,谎言,原子辐射尘,里面的私欲,使人陷于黑暗中,如同没有星光的夜空,没有梦的黑夜。人们迷失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没有光的生命。
生命又是什么呢?生命不是死亡,是与死亡相对待的。
相爱的男女,说:“在我的生命中,我永远只爱你一个人!”真的吗?他不知道“永远”是什么,也不知道“生命”是什么。
生命,原是与死亡对称,生命的本质里,应该没有死亡;但人的生命,既没有目标,“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约壹二:11)这黑暗,是存在于人的心里,至终进入长久黑暗的坟墓。同样的悲剧,在时间的舞台上反覆演出。这问题,既从来没有人能够解决,人们也就当这问题像从来不曾存在一样。但问题到底是存在的!
在以往的世代,曾有许多的智者出来,他们抱悲天悯人的态度,来给人指点路途。哪知,结果是使人失堕在深渊中灭亡。每一个新的人物起来,总有一班新的人狂热的追随;但结局,仍然是一个旧的结局。
这是一个迷失的世代。人们在迷惘的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我究竟在哪里?”“我作什么来了?”
声音由悲叹,而凄厉,而狂怒。也有的是绝望的淡漠,莫可奈何的等死。
曹孟德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因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功名利禄,追求不得满足。
清高的陶渊明,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只得在“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矛盾中彷徨。因为他不愿的可以不要,他愿的却得不到!他的人生观是如何?在清高淡泊的后面,心境却又如何?“…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对于前途的不可知,对于人生的无可望,使他的人生态度迷茫,消极。而这也几乎成了中国千百年来文人一般的心境代表。
有生命而没有光,失去了方向,目标,不能辨别善恶是非,固然是大的悲哀;有光而没有生命,知道目标而不能达到,同样的也是悲哀。且有更大的问题,就是:人死之后,还要面对神的审判,就是永远的沉沦灭亡。
主耶稣基督,祂是上帝的独生爱子,道成肉身,到世上来。祂用坚定的语气,向世人呼召: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圣经约翰福音第八章12节)
圣经又说: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翰福音第一章4,9节)
为什么只有主耶稣基督能说这话呢?因为祂生命的来源不同。
人的生命,是罪的生命。死是从罪来的。从必朽坏的种子,绝不能生出不朽坏的果子。但主耶稣的生命,是全然无罪的生命,是从神来的。
祂的生命,是一个有能力的生命。在世的时候,祂胜过了试探,罪恶,行了许多神迹,赶鬼医病。行完了世上的路程,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在坟墓中三天三夜,又复活了,因祂不能永远被死拘禁。这经验证实了,祂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
并且借着十字架,成就了一件奇妙的事。那就是无罪的主耶稣,为我们世人成了“代罪的羔羊”;使我们信祂的人,罪得赦免,神不再记念,不再追讨,在祂流下的宝血之中,得遮盖,得洁净。祂复活,是叫我们称义。
原来神的生命,在祂里头。但经过死之后,祂不能朽坏的生命大能释放出来,可以进到一切相信祂的人里面。祂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使我们不再被罪辖制,不再作罪的奴仆,得着了真的自由,就是可以不犯罪的自由。圣灵进入,居住在祂的人里面,使我们也得到这新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是圣洁的生命。圣经说:我们因此而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得后书第一章4节)。并且我们在光明中行,明白真理,生命有了正确的方向。
圣经说:
上帝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篇第三十六篇7至9节)
接受基督耶稣,才能有满足的人生。
圣诞佳音并不是商家营造购物消费的欢乐氛围,而是神救人的信息...
世人早就依稀知道,自己与神关系有问题...
我们虽是看不见神,但借着所造之物,我们留心思想,就可以晓得神的存在...
原初上帝造人的时候,人是像上帝的...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消息,一个你认识的人突然离世,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若要敬拜神,就应当拜那位真神、正神、伟大的神、宇宙万物的创造主宰...
现代人为了表示胜利的喜悦,常用手比出个“V”字...
迎接春节新年,人人爱将“春”字倒贴...
人生无常,我们不能把握明天,也不知道明天如何。但上帝让我们知道,明天之后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迷信风水,不但在华人当中大行其道,近年甚至在洋人当中也非常流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