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慈母”这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对父母的描述。大多数中国人对父亲的印象都是严肃的,威严的,让人敬畏害怕的。心中无数次想奔向父亲的怀抱,好像奔向母亲的怀抱一样,但无数次都可能被一张无形的帐幕骤然阻挡,亲而不能相近,这是无数儿女心灵中难以释怀的创痛。
曾有一个中年妇人泪流满面地说着自己的故事:从有记忆开始,就完全没有被爸爸抱过的印象,爸爸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直到有一次(都少年人了),她不小心踩了钉子,锥心之痛啊!这时,爸爸一手抱过她来,很焦急、很专注、很细心地清洗护理她的伤口。她感到无比幸福,希望钉子的伤口不要那么快痊愈,让爸爸可以再抱她一次……如果受伤能换取爸爸的关注和拥抱,她宁愿再次受伤!
这让人伤心的故事,多少都会在我们的心里引起共鸣。我们渴望父亲的爱,父亲的爱却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心里的渴望。为什么呢?原来,父亲心里的渴望也没有被他的父亲完全满足啊!
可是,我们在天上的父亲,却能满足人类心灵深处一切的渴望!
“慈爱的天父”,这是基督徒每次祷告开头说的话,这是何等温暖亲切的称呼啊!原来,我们在天上有一位父亲,祂是慈爱的父亲,祂是伟大的父亲,祂是永远的父亲。
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尽力取悦父亲,期望得着父亲的赞赏。但我们的天父却是天天巴望流浪在外的,破败不堪的儿子回家。圣经记载了一个浪子回家的故事,记载在路加福音第十五章。那个浪子拿了父亲的财产,离家出走,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发现外面的世界不但很无奈,而且很悲哀。于是,浪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回家找父亲,想着,就算回家做父亲的雇工都很幸福。没想到,父亲一见到自己的儿子,二话不说,就张开怀抱,把这个心灵破碎的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连连地亲嘴(估计这浪子很久没有沐浴洗脸了,污秽臊臭);急急地把外袍披在孩子的身上,把戒指戴在孩子的手指上(这是尊贵身分的象征);快快地让仆人们预备丰盛的宴席,表达无比喜乐的心情,并让所有的人都一同高兴快乐!原来,我们不需要拼命地取悦天父,我们是天父的孩子,这就够了。神就是爱,天父本身就是爱,祂给予祂孩子们的,是完全的爱,是能够满足孩子们心灵一切需要的爱。
有人把父亲比作家里的银行,他负责养家糊口,培养孩子。有一首诗歌叫〈这是天父世界〉,歌词说到:“这是天父世界,我心满有安宁,树木花草,苍天碧海,述说天父全能。这是天父世界,小鸟长翅飞鸣,清晨明亮好花美丽,证明天理精深……”天父上帝是世界的创造主,天地万物都是祂的,祂毫不吝啬地都赐给我们了,并且在其中教导我们:野地的花,无比艳丽,那是天父给他们披上的彩衣,何况我们呢?不必为衣裳忧虑;天上的飞鸟,不种不收,天父上帝尚且养活他们,何况我们呢?不必为食物忧虑。天父上帝养活我们,并且赐给我们富足又不加上忧虑的福分。
这么伟大的天父上帝,对祂的孩子们却是无比的温柔慈爱,祂曾如此说:“你们要从中享受〔从中享受原文是咂〕;你们必蒙抱在肋旁,摇弄在膝上。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圣经以赛亚书66:12-13)咂?咂!这是亲嘴发出来的声音吧?抱在肋旁,摇弄在膝上,这是在逗乐吧?母亲怎样安慰儿子?足够的温柔细腻吧?这幅图画,温馨得令全人类都震惊了!
“慈爱的天父……”能够如此呼唤上帝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天父的孩子。(杜嘉)
金灯台活页刊第189期 2017.5
插图: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人最可怕的不是发现自己是一个带着过错的罪人,而是发现自己在黑暗里(在罪中)没有改变的能力与盼望...
你生病了吗?你伤心了吗?不用怕,你是耶稣基督所爱的人...
中秋,明月,团圆。种种赏月情怀,反映着人内心的失落与孤单,也反映着人对圆满人生的渴望与追寻...
人生真正的盼望不在于今生所追求的,因为今生所拥有的一切转瞬即逝...
为什么需要悔改?圣经所讲的“悔改”,是什么意思?...
迷信风水,不但在华人当中大行其道,近年甚至在洋人当中也非常流行...
圣诞佳音并不是商家营造购物消费的欢乐氛围,而是神救人的信息...
纪元两千年过去了,一直有“预言家”断言某月某日为世界末日...
如果没有爱,人无论在其他方面如何优秀,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什么是爱呢?...
基督教有一个令人难以明白的真理:神是三位一体的。但是,何谓“三位一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