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保我“晚节”

寇何荔璇

 

  十八年前,我第一次来到美国。当时,虽然都已五十出头,并且是祖母级的人物了,但初来乍到,样样新奇,出尽“土包子”洋相。尤其玩“狄士尼”乐园时,简直令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就怕漏掉任何胜景奇观。热闹非凡的洋娃娃表演,吸住我差点没赖在“娃娃馆”里面不肯出来,直乐得我跌回童年的光景;三百六十度的电影,天旋地转,幸亏有人扶住,不然,非五体投地不可了;“鬼屋”里,鬼影幢幢,硬是把人吓得半死;“海盗”出没,犹如经历一场劫难。唯有“飞车”不敢领教,因为上次在菲律宾,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况下,贸贸然上了车,快速的空中盘旋,云霄滑落直下的各种险状,还能勉强忍住,最可怕的是从上急泻落地剎那,来个急转弯,整个人真被弹出去,这“死里逃生”的经历,一辈子忘不了。

  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回旋舞台的几幕狄士尼夫妻家庭生活的写照蜡像,特别是那位做妻子的,从年轻到年老时的每一阶段的过程,描绘得极其生动。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一路胼手胝足,忙得不亦乐乎。及至儿女学成,各自婚嫁,老太太坐下来,大大的松一口气,却已老态毕露,无复当年气象了。这过程中除了相夫教子,忙进忙出,就没看见她说一句话!只尽本份地忙着付出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发表高论了!

  到了最后一幕,狄士尼年老事业成功后,老夫妻悠闲的坐在摇椅上.身边围着一群青年记者,在请教狄士尼的成功秘诀,老先生还没开口说话,老太太居然滔滔不绝的代为发言了,为什么这老女人会有这样一百八十度转变?那光景,使我感触良多,也体会出老太太们为什么总爱絮絮叨叨,喋喋不休。

  我无意替女人辩解,就事论事,一般说来女人的耐力比较强,尤其在家庭中,母爱一发挥,会忘其所以的卯足全力,如果还想有得“贤妻良母”虚名的话,那就非得把个人得失全然抛却。一般妇女在家庭中所付出的长年艰辛,实不足为外人道。当然,也有欢乐的一面,不必等到“夫荣子贵”,单凭自己亲手所建立的“窝”的温暖,就够有成就感了,所以虽苦无怨,至于箴言第三十一章,最后一段的“才德妇人”虽不可多得,但我认为女人之所以肯付出辛劳,那是天性使然。一路披荆斩棘,默默耕耘,都是心甘情愿,绝不是为了博得几句赞美,几许掌声而来卖力的,纯然是上帝给女人特别预备一颗“母爱”的心,这一颗心概括的范围应该也涵盖了一家之主的那一半在内。

  难过的是,等到结实累累,绿野成荫的时候,眼看着一个个展翅飞去。彷佛大功告成,肩头可以稍卸了,多少时候的惨澹经营,剎间停锣息鼓,蓦然地,忙碌一生的老太太失业了。尽管不肯服老认输,时代不兴再接管第三代了,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居幕后,终日里无所事事。于是乎,只好打开尘封已久,许多时日忙得没有时间启用的“尊嘴”,开始它的洋洋洒洒的功用了。

  一生的经验,几十年的经历,就算没修得“才德妇女”与相夫教子的功德,即使鸡毛蒜皮,累积起来也不下一箩筐,里面包含了多少血,泪,汗。成功的事固然要说,失败的见证更要传递,免得后生晚辈重蹈覆辙。同样的,仍然是为了“爱”与“关怀”,不过是改个工具,用“说”来表达罢了,如果再加上想当年的丈夫“刻苦奋斗”,以及周围人物的变迁遭遇,这故事就说也说不完了。何况老太太健忘,说了再说唯恐忘了言犹未尽的,趁着思绪未断,必须抢嘴先讲,免得把最精彩的一段漏了,让听的人失去接受教训与鉴戒的机会。然而,过份的关爱,一如“雨漏连朝”,使人不易消受,徒生反感。

  我以这推理来做结论说明为什么狄士尼的妻子老来多言,也代表一般老妇喜欢多言多语的唠叨不停的其中原因。

  往昔已矣!来日虽不多,年长的妇女,其实还有很多事可做,大可不必把自己圈在小框框里,应将爱心扩展给更多的人。但在言语的表达上,必须多下功夫。正如圣经启示:“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里。”(箴二五:11)但愿圣灵勒住我的舌头,使我懂得如何节制,不被责为“老妇荒渺的话”(提前四:7),保住晚节,如能临老立功,不亦乐乎!

各期文章 订阅本刊

寻找《金灯台》文章

※如果没有输入关键字,将会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