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台》活页刊

“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

潘国华

 

  当始祖亚当,夏娃不听神的话,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后,正如保罗所说,罪就从一人进入了世界。人类自此就与神隔离了,因为罪成了神与人中间的藩篱。虽然如此,神不断地主动去寻找人。

  创世记第四章描述罪怎样蔓延在人类生命里。人类历史中第一个谋杀案件竟发生在第一对兄弟身上。该隐和亚伯两兄弟分别都将供物献祭给神。但神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却不欣赏该隐和他的供物。原因可从希伯来书的记载而得知:“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来一一:4)由此可见,亚伯之所以被神看中是因为信心,而该隐内心却是不信服神。

  该隐因着神只看中亚伯和他的供物而大大发怒,甚至脸色也变了。事实上该隐之所以大发雷霆,并非神惹动他的,而是他内心的恶叫他发怒。这恶不但惹动该隐发怒,甚至令他不听从神的忠告,更驱使他将亚伯杀死。后来当神问该隐亚伯在那里时,该隐还不趁机向神认罪求赦免,还强嘴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创四:9)

  “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这句话充分表露出人的不负责任。该隐杀了自己的弟弟,还对神说出这番话,可见他完全不负责任。反观信徒今日岂不也说类似的话?我们对失丧的同胞岂不也是不负责任,对他们的失落无动于衷?

  本文试列出三个原因说明信徒的责任:

一.神喜悦属祂的人对其家人负责,尤其是有关福音方面

  在保罗向提摩太谈论教会中信徒如何照料寡妇的问题时,他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无疑保罗的意思是提醒信徒要照顾家人肉身上之需要,但难道信徒不更应照顾家人灵魂得救的需要吗?曾子大孝篇里有云:“大孝尊亲,其次能养。”意即:真正的孝道在于尊敬父母,并加以照顾他肉身上的需要。信徒已尝到主恩滋味,岂不更应将福音与家人分享呢?这是信徒的首要任务,如此我们的孝就更有价值了。

  使徒行传十六章记载保罗,西拉在牢狱中夜间歌唱,赞美神。这个歌声带来了天上的回音。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牢狱的门也大开。这种情况使禁卒想到神,故此他问保罗,西拉怎样才可得救。保罗回答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一六:31)这句话给予信徒很大的把握和责任——必须把福音传与家人叫他们相信而得救。

  在“中国信徒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四期中,记载一篇以“你和你一家”为题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分析神对家庭的心意:“起初造亚当,夏娃,使二人成为一体。可见神从造人的开始,便定意以‘家’为单位,‘家’成为神赐福的地方。”由此得知神喜悦人能享受家庭幸福,信必须以“全家归主”为己任,使整家人都能享受主的恩典。这位作者更认为:“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这话,事实上是我们“传福音的路线”。意即:传福音当以自己家人做着眼点,这并不是说信徒只顾自己的家人,不理会他人。而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若不为自己全家归主祷告,那么为中华归主,世界归主的祷告便是虚空而不实际的。”故此,信徒要靠着主的恩典,在生活上为神发光,好好地在家人中过属神的生活,对家人尽我们的本分,为他们向神提名代祷,直到他们相信的一天。

  向家人传福音无疑不是一件容易事,但神的心意喜悦我们照顾家人,为他们代祷。奥古斯丁的母亲曾为自己的儿子代祷和流泪多年,终于神听了她的祷告。卫斯理约翰的母亲也同样为家人代祷而得到神的应允。在历史上真有不少为家人代祷的人,得到神的赐福。在同一期的“中信月刊”中,有另外一篇文章记载着一位陈姊妹的见证,她在家庭中靠着主的恩典,慢慢地将家人一个,一个的带到主面前,以致全家连父母十一人归主!在陈姊妹的经历中看到:当一位信徒注重“全家归主”的时候,他必然会关心其他人灵魂得救的。因为这位陈姊妹后来进了神学院受造就被神使用。

  保罗对同胞的爱心堪作今日信徒的榜样:“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九:1-3)

  故此,信要体贴神的心意,好好照顾家人,为他们灵魂得救的问题代祷。

二.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除了注重“全家归主”外,信徒更要明白神对世人的心意。彼得在其书中明言:“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因这缘故,神将广传福音的使命交托给每一位信徒:“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明白神对世人的心意,不但激励我们去奋力传福音,救灵魂;更叫我们知道应向未信者作什么。既然神对世人的心意是“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故此,我们不单将完整的福音传给未信者,更要教导他明白真道。因此,扶立,栽培工作是十分重的。在耶稣基督颁布给教会的大使命中,我们往往侧重了“去”字,而忽略了整个大使命的句子中,动词是“使…作门徒”,而其他被译为“去”,“教训”及“施洗”等字,都是分词,即是辅助性的。故此,大使命的意思着重无论信徒去那里,都要以“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为首要任务,甚至为人施洗,教导他们,都要以使他们能“作门徒”最大目的,那么,主就会常与信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由此得知大使命着重两方面。而这两点亦是教会存在的目的和使命:(1)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亦即传福音EVANGELISM;(2)教训信徒遵守主的吩咐,亦即造就信徒EDIFICATION。这是教会存在的双重任务——对外,传福音,抢救灵魂;而对内,教导信徒敬拜神,又以神的话语造就他们。

  若一间教会只谈传福音,但不看重教导,栽培信徒的话,神的心意未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亦未能完成整个主的使命。这所教会是一间根的教会,信徒很易被人引诱,误信异端邪教。而相反的,一所只谈造就而不谈传福音的教会,是“死海式”的教会,因为没有新血加入教会,信徒头脑大,而手脚短少,是典型的怪人,因为他们不懂得分享基督的爱。惟有一所看重传福音,又提倡教导,造就信的教会,是神喜悦的教会,是有活力的教会。唯盼今日的教会都能实践她存在的任务和目的——这亦是神的心意——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三.神必向信徒追讨非信者丧命的罪

  信徒的责任未必是要使所相识的人,个个都信主;但我们的责任却要将基督介绍给每一位相识的人。并非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耶稣,但耶稣却愿意得着每一个人;故此,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将“耶稣爱每一个人”这好消息告诉他人。

  正如以西结先知一样,信徒是神所立的“守望者”(结三三:1-9)。神委派我们作守望者,要我们警戒恶人离罪归神,这是我们的任务。我们不应推舍这责任,否则当审判时,我们未信主的家人会控诉我们:为什么不将福音传给他们?若我们忠于这托付,向他们传了完整的福音,即或他们不信而沦亡,这罪也不归于我们。

  使徒保罗福音的心志和责任感应作为我们的激励:“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九:16)唯愿我们都效法保罗,以一种欠债的心情,努力向亲友传福音(罗一:14-15)。

各期文章 订阅本刊

寻找《金灯台》文章

※如果没有输入关键字,将会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