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台》活页刊

肢体关怀

潘国华

 

经文: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十二至二十七节

  圣经是一本非常奇妙的书,其中有很多宝贵而重要的真理是以比喻或模式来表达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十二至二十七节就是个例子。保罗在这段经文中引用一个人的四肢百体的模式,去表达基督徒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探索出肢体生活的原则,叫信徒彼此相顾,互相关怀。在此保罗提供了“肢体关怀”的原则,最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肢体关怀的合一(12-13节)

  若要强调肢体彼此关怀,必须先了解肢体间的关系,因为这关系若不清楚就会使得肢体间的关怀空有其表且不能持久。保罗在第十二至十三节指出信徒间的合一,而这个合一建立在两个很重要的基础上:

  1. 一个身体(12节)

  神创造人的目的乃是要人荣耀祂。神更要为自己选立一个民族,拣选属祂的子民。在旧约圣经中,记载神如何选召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后来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神又吩咐摩西向法老说:“容我的百姓去…”(出五:1)当神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经过红海,将他们领到西乃山的时候,神就向以色列人指出祂拯救他们的因由。神说:“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一九:4-6)。故此,旧约以选民的关系去表达神的子民之关系,大家都是神的子民,是神国中的国民。到了新约时代,信徒不单是神国的子民,信徒与主耶稣的关系是身体与头的关系,因为基督是教会的头,而信徒就是祂身上的肢体(弗五:23,30)。在此保罗亦点明这道理:“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12节)

  由此可知信徒间有着互为肢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信徒与主的关系也是很紧密地联结起来的,正如信徒彼此间是很密切地相连一样。信徒间的合一,建基于大家同属一个身体这事实上。

  2. 一位圣灵(13节)

  信徒是怎样成为基督身体上的肢体呢?保罗在十三节解释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

  今日有不少人误解了“圣灵的洗”(Baptism of the Holy Spirit) 的真正意义。新约圣经有七次提及“圣灵的洗”(太三:11;可一:8;路三:16;约一:33;徒一:5;一一:16;林前一二:13),但只有这节圣经解明“圣灵的洗”的效用。原来“圣灵的洗”能使信徒成为基督的身体的一部分。换言之,信徒要先有了第二个基础──一位圣灵,才能进入,加入第一个基础──一个身体。按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来说,圣灵的洗就是基督奥秘身体的诞生──即教会成为基督身体的经过。换言之,借着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洗礼,教会就产生出来。由此可知教会并非一班乌合之众,大家投票而成立的,教会乃因圣灵降临之后才诞生出来的。而以今日信徒的经历来说,我们因信得着重生而领受圣灵,就是受圣灵的洗而成为基督身上的肢体。信徒绝不能只凭水礼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因为水礼是见证信徒已经历了圣灵重生的洗。保罗在以弗所书第一章第十三至十四节解释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参多三:6-7)。保罗在这里指出,当信徒听道而信耶稣,就经历圣灵的重生,圣灵又成为信徒将来得基业的凭据(弗一:14)。

  进一步来说,圣灵的洗是每一位真诚信靠主耶稣的人已经历的事实。保罗在第十三节很强调这个“都”字,英文翻作“We were all”,故此这经历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的──在信主时就发生了的。而“都从一位圣灵受洗”的时式是过去式,即已发生的事情;故此,“圣灵的洗”是一次过的,其目的是使信徒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

  保罗不单强调信徒是借圣灵的洗而成为一个身体,他更强调信徒更是“饮于一位圣灵”。这点亦表达信徒间的密切联系。由是,肢体间的合一乃建基于:(1) 一个身体;(2) 一位圣灵之上。

二.肢体间的配搭(14-24节)

  实践肢体关怀,除了明白肢体的关系外,亦要了解肢体间的不同。保罗说:“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14节) 换言之,要正视肢体间的差异,从而使肢体彼此配搭。神给信徒不同恩赐,才干,性格,背景等,为的是要各人发挥在差异中之配搭。保罗在第十五至二十四节指出当注意两件事:

  1. 不要太自卑(15至20节)

  保罗说:“设若脚说:‘我不是手,所以不属乎身子。’…”纵然手比脚做东西多很多,手亦比脚灵活,但脚不能因此而说他不属于身子,因为他本已属这身子,而事实上他有手所不能做的工作责任。信徒在教会里互相作肢体也是如此。信徒都是在基督的身体里这事实,不是由得自己去否定的。但若一个人没有重生得救,就算他竭力认为自己在基督的身体里也是徒然的;但若他真是重生得救了,他也绝不能因为有任何不满,或自卑感作祟,就可以脱离基督的身体。故此,信徒切不可好像这里所提及的脚和耳一般过分自卑。保罗在第十八节强调说:“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这节经文回应上文第十一节。神和圣灵有绝对的主权给予信徒不同的恩赐,神亦将各人安放在教会里互相配搭。故信徒不应太自卑,好好靠着主的恩典,在教会里发挥各人的功用。

  2. 不要太自大(21-24节)

  “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肢体间要有好的配搭,身体才能增长。肢体间不单不能互相排斥,更应明白彼此的重要,所谓“唇亡齿寒”。在教会中,信徒不要因别人的恩赐与自己的不同就轻看他们,排挤他们。须知各人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可以发挥才能和恩赐。一个讲员需要有别人的代祷,在聚会中需要主席,领诗,司琴的配搭,更需要有会众来听道,他才可发挥他的恩赐和才干。在教会中,各人要看别人比自己强,千万不要太自大。所以不要自命不凡,也不要过分自卑。信徒要以不同的恩赐和才干去彼此配搭,建立基督的身体。我们要切实关怀那些自卑感过重的人,也要提醒那些自负的肢体,好叫各人都能和洽共处,共同合作去配搭事奉神。

三.肢体间的照顾(25-27节)

  肢体关怀是正常的,是合神心意的,不过千万要小心,不要太感情化,喜欢时就关心别人,不如意时就对人很冷漠。

  彼此关怀时也要小心,要提防撒但的工作。尤其是弟兄与姊妹间的相处更要做得合宜和格外小心。

  在实践上保罗训勉信徒说:“总要肢体彼此相顾”。他也提出两个原则:

  1. 有难同当(26节上)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有否去探望一些身体软弱,灵性有缺乏的肢体呢?记得那位七步成诗的曹植吗?他曾以这首诗提醒他的兄长:“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信徒既是有同一生命,同一身体,同饮于一位圣灵,故此理应更多彼此关怀,要“与哀哭的人同哭。”

  2. 有福同享(26节下)

  “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信徒要与喜乐的人同乐,不要妒忌他人的成功。笔者最喜欢宋尚节博士的一首诗──“属灵生活”,内中有几句:“不是自己单独追求,也爱彼此建立。主住里面联络一切,同心合意恒切祷告,灵里合一,爱里同工,主内一家。”我将这首诗作为这篇文章的总结,并以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