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纪是个城市的世纪。
自一九四五年以来,超过四亿五千万的人口移向城市。今日,两个人就有一个住在城市,预测到公元二零二零年,将有四分之三的人住在城市,人类以惊人的速度变成“城市族群”。整个世界在城市化,也在国际化,因为城市是人种,文化汇合处。RogerS. Greenway(注一)指出:“在二十世纪的末期,城市已经变成基督教宣教的中心舞台。”虽然如此,仍然有不少基督徒视城市为罪恶的所在,而逃离城市。从历史中我们看见,什么时候教会从城市移到市郊,什么时候教会的事工就从城市中没落。因此我们需要正视城市宣教的事工。约拿书记载了先知约拿前往尼尼微大城宣教的事迹,富有现代的意义。
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亚述帝国多次的首都,当时是世界级的大城市。据约拿书所载,走完尼尼微城需三天的时间。根据考古的发现,尼尼微的废墟位于现在伊拉克北部──摩苏尔城的对岸。它曾经有很好的宫殿,精致的艺术品,和宏大的图书馆。约拿书形容尼尼微的“恶”已经达到上帝面前,这“恶”包含所行的恶道以及手中的强暴(拿一:2,三:8-9)。尼尼微城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对待敌人之残暴而闻名,而其庙宇则经营淫业,其偶像崇拜往往与淫乱和邪术有关(参鸿三:1-4)。虽然这样,上帝的心意却是盼望他们回转。打发约拿往尼尼微宣教。Roger S. Greenway称约拿为第一位城市的使徒。虽然约拿起初逃避上帝的呼召(拿一:3),甚至后来在尼尼微城传了道之后还是忿忿不平。然而上帝却是用了他,使尼尼微全城悔改。
约拿倒是期待此罪恶之城遭受上帝的审判,所以他坐在城外观看,甚至生气求死,上帝提醒他:“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拿四:10-11)。城市中虽然有罪恶,然而上帝却深爱城市中的罪人,希望他们能悔改,转离恶行。
Roger S. Greenway指出尼尼微城之所以有希望是因为上帝,因为先知和使人悔改的圣灵临及整座城市的缘故。Floyd McClung 也说:“像尼尼微城这样光景的城市得以复兴并蒙救赎的故事,能带给我们激励,因为没有一座城市是上帝的救赎无法临及的。”
城市充满罪恶,然而基督徒若逃离城市则未必合乎真理。无论我们是否与上帝合作,上帝都定意在城市中工作,祂救赎人们,救赎邻舍也救赎城市。问题是我们像约拿一样,于上帝的作为置身城外观望?还是投身于上帝在城市的救赎行动中?
Ray S. Anderson指出教会应效法基督,活在人群中。教会若从城市中逃离,表示她在为社会之魂的奋斗中退却了。城市的希望乃在乎教会是否在城市中活出光与盐的生命。
约拿期待尼尼微城遭受审判是有原因的,因为亚述国残暴不仁,是以色列北方的主要敌人。他们经常侵犯以色列北境的村落,因此以色列人极恨恶他们。他们可说是中东的纳粹党。约拿的祖国正活在他们的阴影下,他怎能让这万恶的仇敌逃离上帝审判的劫运呢?所以,激烈和爱国的约拿违抗上帝的命令,逃往他施。按人情来说,约拿是对的,然而上帝的爱是普世的,恶人悔改是治本之道。狭隘的种族主义只都拦阻人传扬福音,约拿是这样,如中国人排斥过去侵略他们的日本人也是这样。城市中包含多元种族,城市工作者应以上帝的爱看待各民族,以宽阔的心怀服事人群。
上帝对尼尼微城的特殊关怀,不只是因为它是邪恶罪行的渊薮,更是因为它是极大祝福的源头。祂选择尼尼微城成为公义的模范。从君王到老百姓,从最大到至小的,都悲伤痛悔,转离他们的恶行。复兴从整个城市中展开。
尼尼微城是首都,影响着整个国家。因此,我们若要使全国人都成为主的门徒,今日的大城市也是我们必须嬴得的。Roger S. Greenway指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大部分的宣教士被差派到深山野林及偏僻之地传道,反而大城市却是相对的被忽略?
John Dawson说得好:“因着全球大量的城市化,城市宣教成了带领百万人口归主的关键。基督徒新的宣教异象应集中在城市。若要使我们的国家归向基督,就必须得着城市,因为城市是国家的重心,是国家精神的所在。”
城市之所以在宣教的策略中扮演桥头堡的角色,是因为城市是国家命运的决定者,它是资讯,商业,文化生活,政府机关的中心。城市的走向必然影响国家,如果我们计画为主赢得国家,我们就必须向城市进军。
今日,我们是否以上帝的方式来爱城市?城市的希望在乎上帝,也在乎教会是否在城市中传讲及活出真理。华人教会若像约拿,抱着狭隘的种族的主义,将无法夸出一步,迈向普世超越种族,文化的宣教道路,此外,当我们提倡城市宣教时,并非有意漠视山地或乡村,上帝爱世上每一个人,我们乃是要强调城市应是宣教战略中心。今日,城市越来越趋向国际化,成为万民聚集的地方。让我们在城市中为主得着万民吧!(太二八:19-20)
注一:Roger S. Greenway,“Biblical Perspectives on thecity”REC MissionBulletin vol xii, No.3(September, 1992),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