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结不出果实的土地

于中旻

 

 

  孔子是大教育家。不过,孔门中也有不进步的弟子,辜负他的栽培,使老人家失望。
  有个很有才能的弟子,名叫冉求,跑去当世贪污专横的大官季孙家作总管。孔子看到他巴结当差使,却不重品德,就督促他。
  冉求回答得妙:“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意思是:我不是不喜欢先生的大道,奈何力量达不到啊!孔子何等人物,知道这不过是他推搪之辞,就明说出来:“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思说:我知道什么是力量不足,作不来,至少该尝试去作,到一半失败,还可以原谅;你啊,是画地自限,决定不求进步!(论语“雍也”)

  另一个弟子,名叫宰予,孔子曾称赞他的文学造诣,应该很有前途。有一天,孔子发现他懒散的白天睡觉(昼寝)。他不是有病,也不是劳动疲累,更不是睡午觉休息。这显明他不勤于读书,不勤于工作,是生活没有目标的表现。
  老人家失望的评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孔子有生活的榜样,弟子尽可效法。求知当如夫子“愤而忘食,乐以忘忧”,进德修业要勇猛精进,“不舍昼夜”,焚膏继晷。有好的教师,不一定能够造就出好学生。
  宰予还有个毛病,就是强不知以为知。有一天,鲁哀公问宰予立社植树的意义。宰予回答说:“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论语“八佾”)这番应对,表现宰予其人,不肯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也不肯查考,信口开河应付,是极错误的治学态度。

  今天的教会,很有些像公司团体,“经营”负责人的要求,是牧师作事好,讲道好,可以招徕会众。其实,如果说讲道好是根据圣经的话,在传扬真理的道之外,圣经更多说到
  听道的责任

  同样的传道人,传同样的道理,却有不同的效果。耶稣的教导是最好的了,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悦服,都接受;实在情形是颇有反对的人,特别是有权势的宗教人。主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就说到土地的不同,对同样的道种,反应也不同:有落在路旁的,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有落在荆棘丛里的;有落在好土里的,丰满结实。(太一三:3-9)
  大有学问的使徒保罗,总不会讲道不及格吧,但他在特罗亚,一次晚上的聚会中,听众中有人沉睡,以至跌倒严重(徒二○:7-12)。
  保罗也说到教会中有一部分人,听了道仍有问题:“这些妇女担负罪恶,被各样的私欲引诱,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提后三:6-7)在教会聚会中,见到有些人,当然不仅是妇女,在许多布道会,培灵会,他们都包参加,还包举手,少了他们几乎就开不成聚会;但总是没有进步,结不出圣灵的果子。现在各行各业流行培训,讲座,也不少如此的“职业”听众,填满聚会的椅子,却没有进步。
  原因在哪里?因为教会养成一种观念,以为听道就是尽了责任,却不知道听了道才是责任的开始。

  马太福音第十三章,记载耶稣所讲“天国的比喻”。在七个比喻中,“撒种的比喻”是最基本的,也是讲到祂工作及人反应的情形。
  撒种的人,带的全是好的种子,就是神纯净活泼常存的道,并没有搀杂坏种;撒种的人忠心认真工作,绝不会故意虚播在路旁,荆棘等不适于种植的地方。所以,田地是指世界;不同的土壤,是人心的情形。
  路是人走出来的。路旁的心田,是人趋向潮流,随从多数人,求世界的接纳;人来人往越多,土踏得越硬,种子只能落在表面,哪会有办法深入!这就是人在听道,但听而不闻,俗语叫作“水浇在鸭背上”,如同是反面的免疫性,可以称为“防道性”,连把听的道带回家去都嫌麻烦。这种心看似友善,甚或客观,实际上是不关心,比反对更糟。飞鸟来,啄了去当作点心,魔鬼夺去他得生命,得益处的可能。
  浅土实在就是浅薄的心,不会深思,也难加深思,因为下面深层有妨碍的东西:罪恶就难容道根。解决之道,是把石头挖出来。有些人带着罪恶,私欲,来到聚会,还是原封不动的带回去,不肯除去。圣经说:“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雅一:21)
  还有比较乐观的情形,发展正常,只是难得耐久:有的心田看来还可以,道种颇似落地生根了,可惜是荆棘丛丛!当然,你可以埋怨是环境不好;诚然如此。这些“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不仅占据你的思想,是要你在真理上面妥协,把道给挤住了,不容其发展,更不必谈能结果子了。这虽然不一定是有名无实,却必然是有口无行。
  能够满足主心意的,是能够结实的好土:“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路八:15)“诚实善良”不是说先作好人才可以信主;而是表里一致,不是表面好土,里面藏着私意,恶念之类的石头,或更简单的讲,是肯行的人。他们的表现是带着诚实的心来,而且乐于遵行主的道。行道的人,才会遭受患难,迫害,才用得上忍耐。但这样的人,主称他们是蒙福弟兄,姊妹。
  耶稣绝不是数字主义者,以群众举手拥护为满足,祂要信徒结出行为的义果,是看得见的行动,表明所信的。圣经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雅一:22)
  愿主赐福教会,成为多结果子的土地。阿们。

金灯台活页刊第一二四期 06.7
作者简介:于中旻博士曾任新加坡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