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使徒行传,我们的眼光会特别集中在彼得与保罗这两位顶级人物身上。然而我们也要留意有另些人物,他们的生命散发光芒,他们的见证流芳百世。若问:使徒行传有哪三个人物被形容是热心行善的人?那就是巴拿巴,哥尼流与多加。他们都乐意帮助人,广行善事,多施赒济。我们来集中看看其中一位,她名叫“多加”。
“多加”(Dorcas)是她的希腊文名字,而她有另一个亚兰语名字“大比大”(Tabitha),意思是“羚羊”。叙利亚人习惯用动物或鸟类的名称给孩子起名,而“羚羊”给人的感觉是敏捷与活泼。不管是希腊文的称呼,或是亚兰语的称呼,这双名称的背后正在反映一个事实:多加素来所行的善事已远近皆知,不同民族的人都相当敬重她。
“约帕”(Joppa)在当时是个渔港,即现今以色列的著名城市“特拉维夫”(Tel Aviv),距离耶路撒冷西北面大约有六十公里。相传这地方由于出海捕鱼的男人不时遇难,一去不回头,因此渐渐成为“寡妇村”。有趣的是,此海港正是当年约拿先知逃避神的呼召,从这里坐船往他施去的所在地。
按当时的情况来说,寡妇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她们无依无靠,需要人们的关怀。多加虽然也是一名寡妇,然而从她所住的两层楼房来推测,也许是丈夫生前为她所留下的产业,因此家境还算不错,生活不成问题。
多加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她没有怨天尤人,反而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并且学会了一门好手艺,精于缝纫。多加有什么善举呢?
1. 她有一颗怜悯的心。她了解寡妇所面对的问题,这些寡妇生活贫困,在当时的社会根本没有所谓“寡妇关怀福利中心”;多加却主动去寻找这些人,与她们做朋友,聆听她们的心声。圣经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一九:17)
2. 她有一颗慷慨的心。多加不但同情寡妇们的遭遇,她也不吝啬把金钱拿出来分给她们。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善举,而是长久性的付出。她还亲手为她们织衣,让这些寡妇们感觉温暖。这一点,可以从寡妇们在多加的丧礼中向彼得所展示的成堆衣服看出。多加实在是个慷慨又体贴的人,圣经介绍她所用的字眼是“广行善事,多施赒济”,有如其希腊名的中文译法“多加”(徒九:36)。
3. 她有一颗创意的心。有句话说:“给他吃鱼,不如教他如何捕鱼。”多加让寡妇们学做缝纫,让她们也有一门手艺可以自力更生。谋生一旦有了出路,就不需要再仰赖别人的施舍。今天你若要真正帮助一个人,不是天天请他吃饭,而是协助他谋生,他就能渐渐走出生活的困境。据说孟加拉有个福音协会(Bengali Evangelical Association)在从事社会关怀工作时,先后在当地许多偏僻的村落教导村民如何购买山羊及人力车,并给他们上一些实际的教育课程。除了开办小学教导英文,数学及基本常识外,也让他认识圣经的价值观。经过一段时间后,传教士发现村民的生活不但大有改善,对福音的抗拒程度也大大降低。
4. 她有一颗使命的心。有一点要留意的是,圣经特别用“女徒”这个字眼来称呼多加,这意味着多加是个跟随主的女门徒,身上带着特殊的使命,就是等待时机向这群寡妇们传主的福音。广行善事,赒济穷人,是预备人心的福音松土工作,能让我们向着为主收割灵魂庄稼的最终目标前进。关怀事工是善事,而拯救灵魂就是更大更有意义的要事。多加这种关怀行动是否带来福音的果效?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关怀行动也正是我们面对今天人心刚硬,人情冷漠的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布道方法之一。后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用眼睛代替耳朵,用感觉代替思想。”你用一大堆人生哲理向对方讲明真理,他的耳朵听不进去;他要看你这个人的生命有什么可以吸引他的地方。你所讲的对他来说只是某种道理;但你对他的关爱,他是切身感受到的。
多加是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怎么就这样忽然间死了?从人的角度看,这是人生必经之路;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是非常惋惜的事;从寡妇们的角度看,她们失去了一个多年照顾她们的好姐妹;但从神的角度看,这正是祂开始动工的时机,更是祂彰显能力的最佳时刻。多加活着时,她们只看见她的好行为,看见她的善心;如今多加死了,她们除了痛哭之外,也开始思想多加死后的问题:“这个信耶稣的人,死后会到哪里去?”她们同时也思考另一个问题:“多加一生行善,会有怎样的报赏?”
神就在此时借着彼得行了一件大神迹,让这群寡妇大开眼界,多加复活了!啊,原来信耶稣真是有复活的盼望的,这是天大的喜信。多加生前对她们所传讲的福音此刻在她们的耳边再次响起:“赶紧接受耶稣基督吧”。
神让多加再活过来,让她能够亲眼看见自己过去辛苦所耕耘的,终于有了意想不到的收割;这是神赐给她最大的报赏。圣经有一句话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一二:24)
故事来到尾声,“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众圣徒和寡妇进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给他们。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徒九:41-42)多加的故事今日对你我有何启迪?
1. 也许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恩赐,但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这是每个基督徒都可以做的。“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箴三:27-28)
2. 所做的善行,不一定马上看见福音的果效;但所付出的代价,时间不会把它淘汰掉。到了时候,神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 要立志成为主所喜悦的门徒,使生命有更大的容量去承载主的使命,让主的恩典透过你而临到更多人身上。
4. 我们的善行,主都会记念。不要忘记主曾说过的话:“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二五:34-40)
但愿我们都成为一根小小的缝衣针,借着它来把人的需要缝进主的恩典里,同时也把主的救恩缝进人的生命里。
金灯台活页刊第一五六期 2011.11
作者郑盛光先生为马来西亚文良港福音堂主任传道
※如果没有输入关键字,将会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