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创世记(十六)

学习接纳自己的遭遇

锺庆义

 

经文:创世记二十一章1至21节

   在创世记第二十一章,我们看见神的恩典:一方面,神成就了祂对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应许,在他们年老时把以撒赐给他们,他们以顺服和赞美来回应。另一方面,以实玛利因为被视为对应许的后嗣(以撒)构成威胁,便与母亲夏甲被逐到旷野;但神再次向他们显现,应许会照顾他们。

   对亚伯拉罕和撒拉来说,神应许的实现是值得欢欣的。但在此之前,他们二人因着生子的应许尚未成就,便借着婢女夏甲作代母,生了以实玛利(创16章)。如今他们要怎样对待以实玛利?以实玛利是否会对以撒的族裔构成威胁?以实玛利的出生,是因为亚伯拉罕和撒拉失去信心,那时他们已等候超过十年。亚伯拉罕没有孩子,怎样成为大国,怎样使列国得福(创12:1-3)?神应许他和他后代的土地会怎样(创13:14-17)?亚伯兰在焦虑和绝望之下采纳了撒莱的意见,借夏甲作代母,生下以实玛利;而现在以撒出生了,以实玛利会否分享亚伯拉罕的产业?以实玛利会否和以撒竞争?亚伯拉罕和撒拉之前可能以为能够用他们的计策来协助成就神的计画,现在他们便陷入困局。亚伯拉罕要怎样抵销他因对神不信而造成的错失呢?

   这问题的答案从第二十一章的三个情节可以见到。第一个情节是亚伯拉罕接受新生孩子的喜乐(创21:1-7)。神的应许成就,亚伯拉罕和撒拉大大喜乐,并顺服神的吩咐为以撒行割礼。第二个情节是亚伯拉罕接受放手的痛苦(创21:8-14),把以实玛利和夏甲驱逐至旷野。第三个情节是神应许照顾以实玛利和夏甲(创21:15-21)。这三个情节是第二十一章的主要信息:当神证明祂是信实可靠的时候,亚伯拉罕便欢欣快乐。可是,亚伯拉罕必须面对他之前信心软弱的后果,就是要忍痛驱逐对以撒造成威胁的以实玛利。但神展示祂满有怜悯的关怀,施恩给那被人践踏和赶出的以实玛利和夏甲。这章经文带给我们三个现代意义:

一.要信靠那位信实可靠的神

   以撒的出生证明了神是信实可靠的,值得我们无条件地信靠祂。祂爱人又将最好的赐给属祂的人;我们要信靠神,不然我们便信自己多于信靠神。

   当我们取代神在我们和其他人身上的位置,就会假设自己知道神对我们或别人最好是什么,就要用人的才智(世俗的方法)完成神的计画,就导致事情变得复杂和产生冲突。撒莱对不育的解决办法,就是借着婢女夏甲生子。我们没有与亚伯兰和撒莱一样的生命经历,但我们与他们拥有相同的人性:我们是完全倚靠神呢?还是倚靠自己?这个挑战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我们时常掌管事情,而不容让神去指导带领我们。我们在许多地方上取代了神,是信心软弱的—我们声称神是神,但在内心深处,我们仍然掌管自己的生命。神的子民在苦恼及焦虑时,不可以退而求其次用人的筹算去“协助”神来帮助自己,因为这可能导致事情变得复杂、混乱、起冲突。我们应该信靠神,怀着盼望,忍耐等候祂的应许成就。

二.要放弃自己抓紧的来跟随神

   亚伯拉罕和撒拉的生命经历告诉我们,当我们倾向不信任神而要给自己作主,最后就要承担我们不信的后果,甚至去到一个地步,要放弃我们所抓紧的,为的是跟随神所给我们最好的带领。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就是当我们插手,要用属肉体的筹算来控制事情的发展和自己的将来,不理会神的旨意与主权,最终就是所有人都失败:撒莱失去她的婢女,亚伯兰失去他的儿子,夏甲失去她安稳的家园。亚伯拉罕一家自从以实玛利出生之后便产生混乱,而以撒出生之后临界点就来到,是时候要除去那只疼痛的大拇指。看看撒拉向亚伯拉罕说什么(创21:9-10),再看看神向亚伯拉罕说什么(创21:11-13),就可以知道。当我们取代了神的位置,就要承担我们不信的后果。当我们有不信的行动,这行动的后果便可能一生困扰着我们,这往往代表着我们要放弃一些我们已经珍惜了一段时间的东西;而除非我们肯放手,否则便不能在人生中向前迈进。

三.要学习接纳自己的遭遇

   正如亚伯兰和撒莱,有些时候我们会面对试探,不再等候神的应许成就,不再相信神爱我们,那是由于我们已经受了深深的痛苦,正如亚伯兰和撒莱长期承受不育的痛苦和羞耻。我们有时面对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家庭方面,夫妇之间的感情问题,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问题;在工作方面,有生意亏损的压力,劳资纠纷的问题;在个人生活上,有健康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与神的关系,与人的关系等等。面对这些看来不能忍受的环境,我们亦可能会很脆弱,向肉体妥协,而不是借着祈祷和带着信心来忍耐等候主。但就是这些时刻,在一些我们无法接受、不能解释的人生际遇中,测试我们对神的真正信心。这些真相的时刻会反映我们是否仍然爱这位赐恩者,而且我们就是在这些时刻去学习信靠神:祂会带我们经过,即使我们未必能找到这些痛苦的答案!我们需要学习接纳我们生命的遭遇,带着盼望,相信神在祂的爱中会给我们恩典去跨过这些难关。

 

金灯台活页刊 第206期 2020.3
本文由梁伟民弟兄翻译自作者的英文讲章。作者锺庆义牧师为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