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看破自欺和虚假的人生

“从保罗的信主经历学习重新编写人生故事”系列之二

戴永富

 

经文:腓立比书三章5至11节

   人因害怕被“命运”否定,故选择先下手为强,通过发明一个更漂亮的故事而麻醉自己。我们现在要更深入理解圣经里有关这种虚假而自欺的人生的描述;这种理解会帮助我们避免罪恶的陷阱,并向未信者更好解释福音的道理。

   由于人要编写出与真实的遭遇不同的虚构,故每个人至少有两层不同的叙述。真实的故事往往是不漂亮的;但直视自身故事的污点会使自己痛苦,所以为了图个自我安慰,人就用假故事混淆自己的视听而叫自己误信:自己是好人或不那么坏、自己还有很多人喜欢、自己的成功足以冲淡痛苦、虽别人遭殃自己还会长久快乐等等。再说,我们所虚构的故事之情节也要与真故事的情节相反,例如:虚构的“白手起家而长命富贵”这情节,要否定真故事的“生老病死,事与愿违”这情节;“平步青云而名满天下”的假情节,是要和“朝荣暮落,人走茶凉”这现实中的情节相反。编写假故事是罪人在世上面对可怕的现实的自我保护机制。虚构人生是世上最大的事业之一,不但个人生命如此,组织、社会、国家的历史亦然:歌功颂德多于自我省察,骄傲赶走了谦卑。

   假故事本来是出于自我中心主义这弊病。如上所述,人因为感到自己被现实拒绝,所以他编写自己故事的努力本来是对他所惧怕的现实的一种回应,故也是一种祷告:人不但要回应现实或神明,而且也想向他人及自己证明自身的价值而赢得所需要的认同,从而给自己争取安全感。但由于人不认识真神而采取了自我中心主义哲学,人的回应实际上是一种自言自语(monologue)。换言之,由于急于拯救自己,人不太在意神和他人,所以人做的本来是自己给自己证明自身的可贵。人如此沉浸于自己的需要,故连自己所要回应的神和他人就变成自己的回音壁。这让我们想起耶稣所说有关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路18:9-14)。法利赛人在祷告中标榜自己而轻看他人,所以他其实不是在祷告,而是把神当作自己的回音壁。税吏在谦虚认罪时不敢抬头,但他反而直接向神祷告,如此,人开始向神敞开自己了,而人与神的互动就开始出现了。其实,人之所以自我封闭地生活,因人也想说服自己;因此,自我中心主义其实反映出人的自我分裂,即人好像有两种自我:一种是焦虑和指控自己的自我,另一种是努力避免焦虑和自我指控的自我。人发明故事,其实是个解决这自我矛盾的举措。

   当保罗说“〔我〕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按着律法来说,我是个法利赛人;按着热诚来说,我是迫害教会的;按着律法上的义来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3:5-6),他是在给我们看他信主前的假故事。扫罗的外表令他的同胞赞叹和向往,但他在神面前其实是一个失败而急需神的怜悯的罪人。保罗说,他过去以假故事为傲的人生态度是等于倚靠肉体的生活方式。属肉体的人生哲学是“只知有人,不知有神”。因此,扫罗虽然表面上虔诚得不能再虔诚了,但他是在唱独角戏,通过拒绝信靠神的自救而想赢得神的认同。扫罗只把神和人当作他敬虔生活的橡皮图章而已。很有讽刺意味的是,扫罗的宗教生活实际上与世俗之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他们都没有把神算进去,却只关心自己能直接感受的成就感和安全感。

  以下是人编写自己假故事的一些主要后果:

   其一,与神隔绝。扫罗以为他高度虔诚的生活让他认识神,殊不知他的宗教生活反倒叫他拒绝神和逼迫神的子民。我们也是这样:当我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美好故事或成功,我们就“半知半觉”地神化自己而把真神边缘化了。扫罗,像所有罪人一样,想靠着自己的力量尽力维持欺骗,而图借此力来赢得神的喜欢。扫罗觉得他自己按着律法而言是无可指摘的,但他在竭力追求宗教虔诚时实际上却是与神为敌。我们在信仰上的自欺也会导致如此,原因是罪人在极度不安全的情况下,为了赢得现实或神的肯定,而尽量表演一出漂亮的独角戏。扫罗的悲剧显示了律法主义的本质意义,即人利用神的名来做荣耀自己的事,或者以顺服神为名去做抵挡神的事。律法主义使人对可怕的现实或神明做出这么一种回应:“你不喜欢我,所以我会尽力讨你的喜悦”。照此,律法主义与成功神学本质上差不多:它们都是人利用外在条件(自己的成败或人生的甜苦)当作衡量神对人自己的态度的标准,但这其实是人利用神对他自己的态度来当作他衡量自己的荣耀的晴雨表。

   其二,与人隔绝。扫罗所突出的是自己的宗教业绩和身分,而不是他对别人的爱。故此,他为了赢得神的认同或为了过美好的宗教生活而逼迫教会,不惜欺压或杀害他人。我们虽然未必逼迫他人,但由于我们的焦点是成为自己的好故事的编写者、导演和主人公,我们就把他人边缘化了。这主要是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他人充其量只是配角,他们的存在目的是叫我们的存在更精彩。我们不愿进入他人的故事而成全他们,却是要他人进入我们自己的故事而成全我们。没有神的同在,人就老处于忧惧和困惑当中,而这些消极心态使人要用精神堡垒来保护自己。

   其三,当“阿Q”。信靠神或靠近神本来是出路,但人的罪性使自己选择反常的自救方法:化孤单为孤傲,化无爱为自爱。本着孤傲与自爱,人通过编写美好的人生而想实现诸如此类的自我认同:“我了不起”、“我可爱”、“我的人生令人满意”。这其实是精神胜利法或“阿Q精神”的一种表现:把实质上是孤苦、不稳定、走向灭亡的人生,粉饰成荣耀、伟大、正确的故事。扫罗也是这样:他自以为义,觉得自己很棒,以为神和同胞肯定站在他一边或称赞他,但他其实是过与神为敌的糟糕人生。

   扫罗要根据众人所认同的好故事的理想而努力设计并美化自身的人生,但这其实是以恐惧为推动力的自欺工程。人最害怕的是自己的自我或自己的人生被残酷的强大对手(现实、苦难)吞灭,但不幸的是,人的至深恐惧没有让人信靠神,反而不断驱动人以幻想来遮掩真相:表层故事的刚强本来是遮蔽深层故事的怯弱。由此,上层故事的成功是出于底层故事的缺乏安全感。只要人不懂得信靠神,他还是不断利用假故事来掩饰那个令自己忧惧的人生,因为恐惧的反义词不是勇敢,而是信靠。为何?因人的勇气还是敌不过现实的可怕,所以害怕是正常的;但惧怕要带领人寻求真神。这么说,恐惧及人对恐惧的错误反应是人的假故事的燃料。因为人无时无刻感到恐惧,所以就时时刻刻维持自己的假故事,又与假自我认同。恐惧使人容易欺骗自己和他人。(待续)

 

金灯台活页刊 第226期 2023.7
作者戴永富博士目前任教于美国创欣神学院。本文所载经文录自《圣经新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