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台》活页刊



在信仰道路上结伴同行

黄志伦

 

经文:诗篇第一百二十二篇

  最近在某家餐馆见到一幅字画,标题是“三碗饭”:一碗留给自己,一碗留给身边的人,一碗留给路过有需要的人。我被那最后一句吸引了。题字的人很有爱心,特地留着一碗暖胃又暖心的米饭,给路过有需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这样做吗?

  写诗篇第一百二十二篇的诗人,在上行的道路上,就遇到一个愿意为他“留饭”的人,成为与他结伴同行的同路人。

一.主动与人结伴同行

  诗篇第一百二十二篇与前面两篇上行之诗不一样的是,之前上行的诗人还在耶路撒冷之外,现在上行的诗人已经进到耶路撒冷了(诗122:2)。更重要的是,前面两篇描写上行的诗人是孤单的,但是当他越靠近耶路撒冷,就不再是孤单一人;在这条上行路上,开始有人来与他结伴同行。

人对我说:“我们到耶和华的殿那里去”,我就欢喜。
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正站在你的门内。
耶路撒冷被建造,好像一座结构完整的城巿。(诗122:1-3)

  “人对我说:我们到耶和华的殿那里去”(诗122:1)。有“人”出现了,成为了“我们”。之前两篇都是诗人自己一个。第一百二十篇:我在急难中求告,我寄居在米设,我希望有和平;只有“我”。第一百二十一篇:我要向群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还是“我”。但在第一百二十二篇,开始有“人”出现,主动地对他说:“我们到耶和华的殿那里去”。这是极大的鼓励!当这个独自走向圣殿的朝圣者听到这样的一把声音时,他“就欢喜”!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走到疲惫不堪,腿酸肚饿的时候,忽然旁边有人跟我们说:“加油!我们一起走!”感觉非常幸福!这正如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发现原来有人为我留下一碗热腾腾的米饭一样。

  我们都是这条信仰道路上的天路客;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作伴,成为疲乏时的帮助。我们愿意在自己手中预备多一碗饭,随时盛给在这条路上有需要的人吗?不单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也成为在这条路上那有需要之人的鼓励和扶持,主动地去与人结伴同行。

  传道书说,两个人胜过一个人,一人跌倒有同伴扶起(传4:9-10)。主耶稣说:“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我就在他们中间。”(太18:20)。不是一人,是两三个人。圣经一贯的教导和提醒,是要我们在信仰的道路上与人结伴同行。

  当看见身边有人有需要,我们愿意去与那有需要的人结伴同行吗?不要小看自己年轻,也不要认为自己的生命不够成熟。“我靠着那加给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腓4:13);上帝已经把一个宝贝赐给我们,就是圣灵。与人结伴,让自己的生命被神使用,使别人蒙福,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

  有些人会把“我有需要”写在额头上,让人一看就知道;但更多人是不会把“我有需要”写在额头上,而其实是生活在害怕中,身处被欺压、被排挤的环境中。他们很有需要,正在等着有人愿意走到他们身旁,在他们的耳边说:让我来与你结伴同行。

  今天有很多人长时间独自对着屏幕,把自己放进网络和虚拟世界;不只是青少年,也包括成年人甚至是长者。若我们再不去与他们实体地结伴同行,那么,昼夜陪伴着他们的就是各种平板和萤幕。其实这些人等待着有人出现在他们身边,愿意为他们留一碗饭,陪他们吃饭。我们愿意与他们结伴同行吗?深信他们会像上行的诗人一样从心里说:“我就欢喜”,因为他们已经累了,已经孤单太久了。

  我们有否看到,在教会里面,有人正在等着我们与他们结伴同行?当我们愿意踏出那一步,去与他们结伴同行,他们就会得到鼓励,心就欢喜。

  我们在信仰道路上与人结伴同行,要做什么呢?诗篇第一百二十二篇描写了结伴同行者在圣殿里一起做的事情。

二.结伴同行之敬拜和祷告

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都上那里去;
照着以色列的定例,称颂耶和华的名。
因为在那里设有审判的宝座,就是大卫家的宝座。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说:“耶路撒冷啊!愿爱你的人都亨通。
愿你的城墙内有平安,愿你的宫殿中有安稳。”
为了我的兄弟和朋友的缘故,我要说:“愿你中间有平安。”
为了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乐。(诗122:4-9)

  诗人描写,在圣殿里有“宝座”(诗122:5),而他们围绕在这个宝座:

  • 4节:“称颂耶和华”。
  • 6节:“为耶路撒冷求平安”。
  • 8节:“愿你中间有平安”。
  • 9节:“我要为你求福乐”。

  读到第9节,就会留意到:这首诗以“欢喜”为开始(1节),以“福乐”为结束(9节);全诗勾画的就是,当有人结伴同行的时候,带来的就是充满欢喜,充满福乐!

1. 结伴敬拜

  当上行的诗人在前往圣殿的道路上感到很疲乏孤单的时候,听到有人对他说,我们结伴到圣殿那里去,那种带给他的鼓励,使他心中欢喜。而这种欢喜,并不只是因为有人愿意在我最需要的这一刻与我同行,更是因为看见,这个与我结伴的人同属耶和华上帝的子民,与我有着同样的信仰。是这样的一个“自己人”在陪我一起,去耶和华的殿那里称颂敬拜上帝。

  在主里的结伴同行,与在外面朋友之间的结伴同行,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当我们与有着相同信仰的人结伴,大家是可以一起望着同一个宝座,有着同样的上帝在彼此的生命里。

  当我们主动去与人结伴同行,大家可以一起做很多事,但是最终我们要让对方知道,大家要一起进到圣殿敬拜上帝,要让对方看到我们是怎样在耶和华的宝座前俯伏下拜。我们的结伴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信仰,要让对方从我们的身上看到,无论环境如何,我们的心全然敬拜上帝。这就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结伴同行。结伴可以吃喝玩乐,但是吃喝玩乐永远不能取代一起进到圣殿中敬拜上帝;因为只有这样的结伴同行才会让对方从我们的身上看见我们信仰的真实。

  上行的以色列人就是这样。诗人身边的人会开口鼓励他说,我们一起上耶和华的殿。诗人从这个人的鼓励知道,大家都是耶和华的子民,一路结伴进到圣殿,围绕在圣殿的宝座敬拜上帝。大家一起敬拜的感染力是很大的。试想,当我们聚在一起敬拜神的时候,环顾坐在自己前后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人的生命经历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有同样的一位上帝。这是信仰的见证。既然是这样,当我们在敬拜的时候就要更加留意,那些坐在我们前后左右的人,是否能够从你我的敬拜表现感受到,大家实在是结伴一起敬拜的同路人?

  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彼此鼓励,在敬拜的时候,一起口唱心和敬拜上帝。因为这不但是为自己,也是为了那些与我们在一起敬拜的同路人。当我们在敬拜的时候都这样流露出敬虔真诚的表达,坐在我们身边的人就会经历到诗人的感受:“我就欢喜”,因为有人与他一起结伴敬拜!但愿我们都不知不觉在敬拜中使那些坐在我们身边那些同路人得到激励。

2. 结伴祷告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愿你的城墙内有平安…为了我的兄弟和朋友的缘故,说:“愿你中间有平安。”(诗122:6-8)

  平安、平安、平安!以色列人经历了许多战乱,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平安,Shalom。但这平安不单指停止战争的平安;在圣经里面,平安(Shalom)更多时候指的不是一种外在的平安,而是一种完全相信上帝掌权的信念。上行的以色列人结伴一起,在圣殿里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这个祷告是祈求上帝的子民们都能相信耶和华是那位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是绝对掌权的上帝。这是Shalom,这是平安。

  当我们主动去与人结伴时,要为对方求平安。但是这个平安,不是说要让对方只有成功、只有健康、只有赚取;而是要让对方知道上帝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永远掌权,因为这样才是拥有真平安—即使在人生低潮或生活瓶颈中,仍然相信上帝完全掌权。

  德国神学家潘霍华在他的著作《牧养是冒险场》中提到,当我们要去关心别人的需要时,其实是在冒险,因为我们闯入了对方的生命里;所以我们要谨慎: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个有需要的人带到三一上帝的面前,而不是带到牧师的面前。潘霍华的意思是,最终能够让那个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的不是我们,而是上帝。要让对方知道:上帝在掌权;惟有在上帝里面,人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平安、真正的帮助。

结语

  我们是有限的。当我们去与人结伴同行的时候,不一定能做到很多,但我们可以做的,而且最终要做到,就是两件事:与对方一起敬拜上帝,与对方一起祷告求平安。惟有这样,那个有需要的人不但有同伴,而且能够带着勇气和信心面对明天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福乐”(诗122:9);从上帝而来的福分和喜乐就会倾倒在结伴的同路人当中。这是诗篇第一百二十二篇的信息。

  在信仰的道路上,总会有人经历孤单的时刻。让我们睁大眼睛去看,就在自己的小组里,团契里,或是在朋友圈里,看见是否有人已经走到很累,正处在疲乏孤单之中。求主给我们更多的主动和勇气,像诗篇一百二十二篇当中陪伴那位上行诗人的同行者,予人鼓励,与人结伴。去,坐在对方的身旁,大家一起敬拜,一起祷告,一起祈求和经历上帝正在掌权的平安。

 

金灯台活页刊 第230期 2024.3
作者黄志伦牧师为新加坡长老会恩泽堂主理牧师。本文是作者的讲章摘录。本文的经文录自《圣经新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