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台》活页刊



望主的手

黄志伦

经文:诗篇第一百二十三篇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
仆人的眼睛怎样望着主人的手,婢女的眼睛怎样望着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直到祂向我们施恩。
耶和华啊!求你向我们施恩,求你向我们施恩;因为我们饱受藐视,到了极点。
我们饱受那些安逸的人的嘲笑,和骄傲的人的藐视,到了极点。(诗123:1-4)

  诗篇第一百二十三篇跟之前几篇上行之诗不一样的是,本诗描写诗人已进到圣殿里敬拜。在上行之诗第一篇(诗篇120),诗人表达了上行的渴望;他渴慕离开外族之地米设和基达,寻找真平安。第二篇(诗篇121)描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离远看见了耶路撒冷,“我要向群山举目”(诗121:1),回想这旅途一路走来,“白天太阳不伤你,夜间月亮不害你”(诗121:6);他深深感受到,自己可以走到现在,是上帝无与伦比的帮助和保护。第三篇(诗篇122)描写上行的诗人听到有人说“我们一起上耶和华的殿”,他“就欢喜”(诗122:1)。结伴同行,彼此扶持,一起进入上帝的圣殿,何等美的事。来到诗篇第一百二十三篇,诗人进到了上帝的圣殿。他第一句表达的是: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诗123:1)

  进到上帝的圣殿,第一件事,就是向上帝举目!上行的时候,诗人是从远处向群山举目(诗121:1),如今是进到这位造群山造天地之主的殿中,向着这位坐在天上的主举目。当然,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这位无所不在的上帝拣选了耶路撒冷,把祂的名立在那里,建造圣殿(代下6:6)。先知哈巴谷说:“耶和华在祂的圣殿里,全地当在祂面前肃静”(哈2:20)。我们每个主日来到圣殿,有像诗人一样向主举目吗?当我们进到圣殿的时候,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就是从心灵深处朝见主,向主举目。上行的诗人进到圣殿中向主举目;他特别描写他们好像仆人望着主人的手般望着上帝。

 一.望着我主的手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仆人的眼睛怎样望着主人的手,婢女的眼睛怎样望着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直到祂向我们施恩。(诗123:1-2)

  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不是到那里旅游,不是在那里社交,而是要在圣殿中向上帝举目,望着他们的主。诗人描写他们好像仆人定睛望着主人的手,好像婢女定睛望着主母的手一样,直到主向他们施恩。“直到”表达他们带着很深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受造者在创造主面前的一种期待,是无助者在全能者面前的一种渴望。这是敬拜。

  主人的手带着能力和权威,主母的手带着慈祥和温柔。对仆人和婢女来说,他们是没有任何的地位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生活;他们只有希望可以遇到一户好人家,遇到好的主人。好的主人,好的主母,是会善待仆人和婢女的。望主的手,是一种带着渴望信靠的表达:仆人渴望信靠他的好主人,婢女渴望信靠她的好主母。

  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就是这样满有能力和权威,同时又是如此慈祥和温柔。以色列人来到这样的一位上帝面前敬拜祂,渴望把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悲愤都卸在祂的面前。他们望着主,让主抚摸他们,安慰他们,建立他们。

  上行之诗是以色列人在被掳到外邦之时,或是被掳归回的时候所写的诗歌。在那段日子,以色列人基本上是处在受欺负,被打压,受羞辱的境况中:

 我们饱受藐视,到了极点。我们饱受那些安逸的人的嘲笑和骄傲的人的藐视,到了极点。(诗123:3-4)

  诗人两次重复说,所受到的那种藐视和嘲笑是到了极点,也就是受不了了。这些嘲笑来了一次又来,来了一次又来,重复又重复。但他们仍然带着盼望,始终对上帝坚信不移。不是遇到不如意就放弃,就埋怨;反之,环境越是恶劣,就越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可以离开上帝。他们一年三次上到耶路撒冷,进到圣殿仰望他们的主,像仆人望着主人的手,像婢女望着主母的手一样,仰望上帝,信靠上帝。这是敬拜。

  敬拜不是来做做礼仪而已。我们敬拜主,是知道自己心灵深处的需要,愿意把全人的需要交托给主,像仆人和婢女望着主人主母的手一样,前来投靠上帝。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掌握环境。世界的诱惑和人内心的贪婪是我们靠自己无法胜过的;世界的苦难和生活的打击也是我们靠自己无法胜过的。面对这一切,我们就像以色列人落入受嘲笑和羞辱的环境一样,甚至到了极点。离开了主,我们就不能做什么。让我们进到圣殿,将一切因着嘲笑和藐视而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羞辱,都带到上帝的面前,望主的手。圣殿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上行的诗人知道,在敌人面前,他要显得刚强,不然就会被人嘲笑和藐视;但是在圣殿里就可以安心地向上帝坦承软弱,倾心吐意,因为上帝不会嘲笑我们。祂要用祂的双手抚摸我们,安慰我们,拥抱我们,释放我们。在受嘲笑和羞辱的环境中,以色列人没有放弃来到圣殿敬拜,因为他们知道上帝的手是施恩的手。

 二.主的手是施恩的手

 仆人的眼睛怎样望着主人的手,婢女的眼睛怎样望着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直到祂向我们施恩。耶和华啊!求你向我们施恩,求你向我们施恩。(诗123:2-3)

  在这两节中,诗人写了三次“望着”,也写了三次“施恩”。望主的手,是因为诗人知道,主的手是施恩的手。

  上文提及,这群上行的以色列人基本上是一群生活不平顺的人,受藐视到了极点。不过,即使生活再痛苦再艰难,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进到圣殿。因为他们知道创造群山的主也是掌管全地的主,更是那位施恩予祂的子民的主。

  信仰的经历就是这么奇妙:当我们愿意向主敞开心怀,主就会在那一刻施恩给我们;当我们愿意将心归向主,我们的心那一刻就会被主所充满。何时愿意放下心中的筹算,何时就会经历到上帝在前面为我们开路。还记得耶稣的门徒多马吗?他固执,不相信身边的人说耶稣已经复活了,甚至说:“除非我亲眼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我的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决不相信。”(约20:25)几天以后,复活的主耶稣来到多马面前,两人面对面,主耶稣说:“把你的指头放在这里,看看我的手吧!伸出你的手来,探探我的肋旁!”(约20:27)多马看见了,根本不必伸手探入钉痕,就立刻回应说:“我的主,我的上帝!”(约20:28)当多马在望着主的手的那一刻,他的固执消失了!

  弟兄姐妹,不要作多马,以为自己是对的,以为自己可以决定人生。耶稣来到要叫瞎眼的得看见,被掳的得释放,受欺压的得自由。祂的名被称为以马内利;祂来,就是要与你我同在,住在你我的生命里。只要我们的心愿意向主敞开,仰望祂,祂的恩典就在那一刻临到我们身上。

  让我们每次来到主的殿中,围绕在圣餐桌前的时候,望着主钉痕的手。主耶稣已经为我们舍命,祂还有什么好处会留下不给我们呢?每个主日进到圣殿,让我们记得一件事,就是要仰望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将全人的需要、将心中一切的恐惧和怨恨,都带到主的面前来仰望祂,让祂伸出祂大能的手、温柔的手、拯救的手,施加恩典于我们身上。主的双手要拥抱我们,安慰抚摸我们。在敬拜中,让我们用心灵的眼睛望着主的手,如同仆人望着主人的手、婢女望着主母的手一样,把心中一切的需要告诉主。祂必施恩。

 

作者黄志伦牧师为新加坡长老会恩泽堂主理牧师。本文是作者的讲章摘录。本文的经文录自《圣经新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