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壹书读经讲义



二.应该怎样彼此相爱(3:16下-18)

  爱既是神儿女与世人不同的特点,这样,我们应当怎样地实行相爱?这里就告诉一些关于实行彼此相爱的法则:

1. 以基督为相爱的榜样(3:16下)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3:16下)

  注意:本节末句的“也当”是一个重要的字眼。原文 opheilō 是必须、理当之意。按 A&G 新约希英字汇,这字的最初原意是用于欠债的理当偿还方面。表示我们既领受了主这样的大爱,理当同样爱弟兄,我们有责任照着主的爱而彼此相爱。以基督的爱作为我们的相爱榜样,这是我们彼此相爱的重要法则。主怎样爱我们,“为我们舍命”,这是爱的最高表现。罗五章7至8节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舍命”,是主为我们舍弃了一切天上的荣耀之后,最后所舍弃的。所以主为我们死这件事,是表明主为我们,所舍弃的是毫不保留的,愿意尽所有为我们舍掉的,并且是毫无条件的,完全不记念我们的罪恶;在人看来是太不值得的,但主却为我们舍了。

  使徒在这里劝告我们也当以主为我们舍命的爱,去彼此相爱。人为别人所能舍的,舍到最后就是自己的生命。若我们愿意为弟兄舍命,当然就没有什么不肯为弟兄舍的了。但许多时候,我们不但没有肯为人舍命的爱,甚至不肯为人舍弃一小时的时间,一些财物,一点利益…所以就不能彼此相爱。

2. 不要塞住怜恤的心(3:17)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3:17)

  上节注重效法主的榜样而爱弟兄。这节进一步指出怎样才算是照主的爱而爱人,怎样就不算得是效法主的爱而爱人。圣经在这里不但指出积极方面我们应当如何实行,也指出消极方面我们不应当行的。这样,可以使那些没有实行主的爱的人,更无可遁形,无法闪避自己的错失。有时我们若只说明圣经真理的积极方面应当行,还不够使人觉悟他们自己的缺少。但如果我们在指出应当怎样才对之后,又说明真理的消极方面怎样行就是错,就更容易使人看见他自己的实际情形了。在这里,使徒正是用这样方法讲论相爱的真理。

  “凡有世上财物的”这句话必是专指世上富足的信徒。因为这里说“凡有…”,不是说“富有”。这句话是和下句“看见弟兄穷乏”是互相比较的。这意思是凡是自己有财物,而看见比自己穷乏的弟兄比自己更没有的弟兄,却塞住怜恤的心,就不算是爱弟兄了。因为爱是牺牲的。“爱”有多少,“牺牲”就有多少。如果我们自以为有主那样愿意为人舍命的爱,却不怜恤弟兄的需要,就完全是自欺。

  “却塞住怜恤的心”的“塞住”原文 kleisē(i) 和太六章6节,二十五章10节的“关上”和“关了”同字。英文 NASB 译作 closesRVKJV 则译作 shutteth up 都跟和合本的意思相同。弟兄的缺乏,原应引起我们的同情,给我们表现爱心的机会。但我们关了怜恤的心的结果,不但使穷乏的弟兄继续受穷乏的痛苦,也关闭了自己在爱心上长进的机会。

  “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注意这里是说“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不是说“爱人”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按上面的两句话都是论到爱人方面的事,照理这句话似乎应说“爱人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才适合。但这里却说“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这样说就显明使徒认为不爱人的结果,使我们也不能爱神。我们若塞住爱人的心,也就失落爱神的心。属神的爱心的特点是要让它流动出去才会增进,若把它塞住,关住,结果就会渐渐减少以致于失落了。

  许多人常常只觉得自己有所缺乏,而未留心别人的穷乏;但神许多时候把那些比我们更缺乏的人明明摆在我们面前,以教导我们如何流出我们的爱心来。但我们却塞住怜恤的心,这样爱神的心当然就不能存在我们里面了。反之,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增加爱神的心的方法,就是爱弟兄;怜恤穷乏的弟兄,就能激发自己爱神的心。

  “爱神的心”原文 agapē tou theou 即“神的爱”。神的爱心的特性就是主动的去爱人。我们绝不能把神的爱关闭在里面,不让它爱及于人。所以说人若见弟兄穷乏而塞住怜恤的心(爱心),就是窒息那在他里面的“神的爱”。

3. 要有实际的表现(3:18)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3:18)

  这一节论到相爱的四种情形:

  A. 舌头上的相爱: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可以在言语和舌头上表现我们的爱心;例如:用言话扶助、安慰穷乏痛苦的人。而是说不可“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有口无心的表同情,完全是虚伪的爱,是属世界的爱。信徒的相爱,却不可只在口头上,这种口头上的“爱心”,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既不肯为弟兄舍财物,又想利用言语上表同情,以掩饰自己缺少爱的情形而已。这种“相爱”的结果,不但不能互相激励爱心,反而必定互相熄灭爱火,使人对于在基督里珍贵的爱误以为与属世虚伪的爱并无分别。

  B. 行为上的相爱:

  “总要在行为上…”意即总要表现在行为上。把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拿出来帮助弟兄,才是真正的爱心。在雅各书第二章15、16节也有类似的话“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罢,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都是说明我们一切属灵的德行,都应当有实际的表现才是可靠的。

  C. 诚实上的相爱:

  “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有了行为上的相爱,还要加上诚实的心。虽然真爱心必然表现于行为,但“行为”本身往往也可能是虚伪的。所以爱心不但要有行为的表现,而且所表现的行为,必须是诚实的“行为”才是真爱心的明证。若我们的相爱已经表现于行为上;如从物质上或精神上已经实际地舍弃了自己的利益,帮助了弟兄;但如果我们这样作的时候,却另存私心,想借着自己所给对方的好处,而要利用对方成就自己的私愿,博取人的称誉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这种“行为的相爱”就不算诚实的相爱,或者可以说根本就不是相爱。哥林多前书十三章3节也论到一种很像是“爱”的行为“将所有的赒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但圣经并不算这种行为就是“爱”,因为这种行为若不是发自诚实的爱心,就算不得什么。所以我们相爱,不但要在行为上,且要出于完全因爱主的缘故而爱弟兄的诚实心中,才合神的要求。

  D. 真理上的相爱:

  “诚实”原文 alēthēs 在杨氏经文汇编列出新约共用二十五次,有二十三次译作true,一次译作 truth,另一次译作 truely。在中文和合本圣经除了译作“真”之外(约壹2:8、27),有时译作“诚实”(弗5:9);但也有许多次译作“真理”(如约1:14、17,8:44;罗1:18;林前13:6;约3:12)。所以这里也可以译作“总要在行为和真理上”,英文 NASB 也译作 truth(真理)。

  我们的相爱不但要出于真诚,也要合乎真理的原则。我们的热心要以真理的知识为范围,才能有良好的效果;使神得荣耀,人得益处。所谓在真理上相爱的意思就是:

  a. 在我们所有的善行上不该有虚假作伪的事,或违背真理的事。例如用不合法、不道德的方法或不义的财物去帮助弟兄,或是在别人的罪上有分(提前5:22)。“作恶以成善”这类的“相爱”绝不是出于真理,而是出于肉体。

  b. 不要单顾身体方面的好处。必须也顾到灵性的益处。若我们的爱心只叫对方得着物质的益处,灵性却更坠落,或更加引起别人的贪心、懒惰或放纵,这样的爱心也不是在真理上(帖后3:10-13)。

  c. 要留心作光明的事(林后8:21),使我们的善行不致招受不应有的毁谤,或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疑惑。

著者:陈终道牧师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