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谷两边都有巨人:在非利士有歌利亚,在以色列则有高人一头的扫罗。本段经文着重的不是扫罗与歌利亚的对比,不是大卫与歌利亚的对比,而是大卫与扫罗的对比。大卫与扫罗对巨人歌利亚的看法不同,带来不同的结果。
非利士人招聚军队来攻打以色列;他们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军备,还有巨人歌利亚,似乎无懈可击。歌利亚身高六肘零一虎口(圣经学者认为可能约六呎九吋高),挥舞着矛头重六百舍客勒(约七公斤)的长矛,穿着重五千舍客勒(五十多公斤)的盔甲,还有非利士军队吶喊助威,隔着山谷,对着以色列军队用狂言谩骂,使以色列的军兵越来越胆怯。
扫罗是以色列王,有责任为民争战。扫罗比众民高过一个人头,身高上可能只是稍逊于歌利亚,并不是毫无招架能力。神拣选扫罗,本来是要他带领以色列人战胜非利士人,但扫罗两次不听神借着撒母耳所说的话(撒上13:8-14;15:1-29);他知道神已经离开了他。当神不再同在,人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面对一个比自己更强的对手时,便感到束手无策。
“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听见非利士人的这些话,就惊惶,极其害怕。”(撒上17:11)为何他们恐慌?因为认为歌利亚肯定会杀死他们。众人只看见巨人歌利亚的威胁,把恐惧充满了生命。
歌利亚代表心中进击的巨人。当我们面对困境时,会否只把恐惧带进生命,而没有思想:我们所见的是否事实的全部?
这段经文介绍大卫的时候,完全没有提及他的装备,只提及他是耶西最小的儿子(撒上17:12-14)。之前撒母耳去见耶西,耶西竟然忽略叫大卫回来见撒母耳(撒上16:11),可见大卫在父亲眼中并不起眼。而大卫在兄长眼中也不受重视,认为他不过是一个看羊的牧童(撒上17:28)。
虽然大卫被人忽略,受人轻看,但神却看重大卫。神“预定”大卫作王(撒上16:1);“预定”原文的意思是“看中”。人看不中的,神看中了。神也提醒撒母耳不要看人的外貌:“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
当大卫走到以拉谷时候,不能相信他所见到的和所听到的一切,就是以色列人都患了“歌利亚恐惧症”:扫罗和他的大军瘫痪了,无法作战。隔了四十日(撒上17:16),以色列众人仍是“极其害怕”(撒上17:24),与他们初次见到歌利亚时一样(撒上17:11)。这就像我们惧怕的事情,时常在脑海浮现;进击我们心中的巨人,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大卫认为歌利亚不足为惧,因为歌利亚只是一个未受割礼的人,而以色列人是永生神的军队,有神作为后盾。扫罗与以色列人只看见歌利亚的伟大,大卫却看见神的伟大。
在大卫所认识的世界,非利士巨人并不那么可怕,因为他过去曾经历神同在的大能。当大卫牧放父亲的羊群时,为保护羊群而去抵挡野熊和狮子的时候,他亲身经历到神的伟大和真实。大卫时常向神祷告、赞美、静思和爱慕,使他虽然不是亲耳听到神的声音,但神的话语对他来说比狮子的吼叫声更清楚;虽然不是亲眼看见神,但神的能力对他来说比那眼前的凶猛野熊更强大。大卫知道,不是有最先进的军队与武器就可以打赢歌利亚,而是要有耶和华的同在(撒上17:34-37)。
扫罗在困境中将恐惧带进生命,大卫则有信心可以战胜巨人。
大卫的致胜之道,在于他相信神的同在。大卫相信,神过去如何与他同在,如今同样能够帮助他胜过现在的困难。大卫不看歌利亚的可怕,只看神的伟大与真实。他善用自己的装备,使用自己拿手的甩石机弦(投石器和石子)作战。那是他牧羊时经常使用的武器,是久经训练的。
大卫的致胜之道,也在于他信靠神的名。他说:“耶和华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17:37)这是这章经文第一次提到“耶和华”的名。大卫争战不是为了要为自己扬名,而是为了神的名,为了神的荣耀;他对歌利亚说:
“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撒上17:45-47)
这也可见大卫和扫罗的对比:扫罗行事只顾自己的名声和面子,即使犯罪也没有彻底认罪,只求撒母耳在百姓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撒上15:17-31)。反观大卫,是为了神的名而冒生命危险出战。扫罗只见巨人歌利亚的伟大,因而恐惧;大卫却看神的伟大与真实,凭信心超越现实的困难。
面对心中进击的巨人,求主帮助我们坚定相信神的同在,倚靠祂而得胜。
作者柴树良牧师为金灯台出版社董事
插图: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如果没有输入关键字,将会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