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段 怎样牧养群羊(5:1—6:2)
读经提示
- 怎样劝戒教会中各等样人?
- 青年工人对异性要存什么态度?
- 保罗认为人应当看顾亲属,这与主教训“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有无冲突?
- 按本段经文保罗将寡妇分为几类?教会应救济那类寡妇?
- 为什么保罗在此指导提摩太拒绝登记救济年轻寡妇?
- 在此保罗主张年轻寡妇再嫁,与林前七章之见解有无冲突?
- 长老应作的工作是什么?
- 信徒应如何敬奉长老?
- 什么人有资格受理控告长老?要依据什么原则受理控告?
- 五章20节“犯罪的”指什么人?应如何处罚?
- “蒙拣选之天使”怎样解释?为什么保罗要提到这句话?
- 传道人行事要怎样才不“偏心”?
- “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应如何解释?
- 信徒对于健康、医治和饮酒之事应有什么态度?
- 保罗如何教训做仆人的信徒?是否表示基督教赞成奴隶制度?
- 作仆人的对已信主的主人应如何尽职?
第五章
1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2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3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4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5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6但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7这些事你要嘱咐她们,叫她们无可指责。8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9寡妇记在册子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10又有行善的名声,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救济遭难的人,竭力行各样善事。11至于年轻的寡妇,就可以辞她,因为她们的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要嫁人。12他们被定罪,是因废弃了当初所许的愿;13并且他们又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14所以我愿意年轻的寡妇嫁人,生养儿女,治理家务,不给敌人辱骂的把柄;15因为已经有转去随从撒但的。16信主的妇女,若家中有寡妇,自己就当救济她们,不可累着教会,好使教会能救济那真无倚靠的寡妇。17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18因为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19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20犯罪的人,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叫其余的人也可以惧怕。21我在神和基督耶稣,并蒙拣选的天使面前嘱咐你,要遵守这些话,不可存成见,行事也不可有偏心。22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洁。23因你胃口不清,屡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点酒。24有些人的罪是明显的,如同先到审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随后跟了去的。25这样,善行也有明显的;那不明显的,也不能隐藏。
第六章
1凡在轭下作仆人的,当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亵渎。2仆人有信道的主人,不可因为与他是弟兄就轻看他;更要加意服事他,因为得服事之益处的,是信道蒙爱的。你要以此教训人、劝勉人。
保罗在本段中指导提摩太怎样作牧养的工作。怎样应付各等不同的信徒。对于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寡妇、教会的同工,各应采取什么态度。上一章保罗教导提摩太如何在神面前忠心、过敬虔的生活,本章则教训他如何在人面前为神尽忠,来应付教会中各种不同的人。
壹 对各等样的人(5:1-2)
“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5:1-2)
一.怎么劝老年人
劝勉的工作并不容易做,因为这是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年轻的人劝勉年老的则更加困难,而提摩太既然是年轻人,在教会中当有一些年老的弟兄或姊妹有过失时,身为教会的牧者他应该加以劝戒。保罗要提摩太不可严责老年人,也不要用严厉刻薄的话对待他们。劝老年人的时候要如同劝自己的父亲一样,当我们看到自己父亲有错而想劝他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战兢、小心、恭敬,总会想出一些比较柔和的话,而不敢冒犯他,要想到他听了我们的劝戒后,心里会怎样的难过,所以在劝戒时会有体恤的心,唯恐他承担不起。一个真正会劝戒人的,一定会有爱那被劝戒的人的心。我们对老年人应有这样的态度,把自己的地位降低,好像站在后辈的地位一般。千万别存骄傲的心,以为自己很属灵,因为这种态度是绝不能劝戒老年人的。
二.怎样劝少年人
“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对少年人也是一样,要劝他好像自己的弟兄,当我们劝戒我们的弟兄之时,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把他看作是自己家里的人,是想到他的利益,为要照顾他,而绝不是站在与他敌对的地位。
对于年老和年轻的妇女也是同一原则,应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姐妹。我们劝人的目的并非要显出自己比别人强,指出别人的错乃是为要改正他们的错。由于在基督里,体会基督的心来爱他,所以才要劝戒他,使他晓得如何走在正道上。我们既然以此为劝戒的目的,就应该达到这目的才算成功,否则我们的劝戒就是失败。通常能在讲道上成功的很多,能在教导上成功的也不少,可是能劝戒人成功的却实在不多。因为劝戒人的不但要有真理知识,而且要有爱心的生命,谦卑温柔,准备接受人的误会,所以这实在需要很高超的属灵生命。
“总要清清洁洁的”,为何要加上这一句呢?虽然我们看主内弟兄姊妹像自己的家人一样,可是这种亲切的情感里面应是清洁的,不该有什么不对的目的,不纯正的动机,完全是在基督里的关系。“总要清清洁洁的”这句话接在“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之后,劝少年妇女既然如同姐妹,如果不是清清洁洁的,就难免引起种种的误会,而落在魔鬼的试探里。这样,那劝勉的亲切就变成一种虚假的手段。所以我们无论对男女老幼,都要有光明正大的动机,然后才能作劝戒的工作。总而言之,保罗要提摩太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对待教会中各种不同的人,本着这原则就可应付各种各样的信徒了。虽然人有多种,脾气有多种,但如果把这些男女老幼看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来对待,抓紧这个原则,就不会违反爱心的原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