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刊

创世记(八)

人的叛逆、神的回应

锺庆义

 

经文:创世记第十章1节至十一章26节

  挪亚三子生儿育女,后代渐渐遍满全地(创10:1-32)。创世记第五章和第十章各是一份有十位主角的民族谱,最后一位主角均有三子。第十章相异于第五章的,是没有记录各人的死亡和年岁。此外,第十章较为精简,反而包括了一些以色列近邻的描述。闪、含、雅弗衍生出七十国。在25节,经文提到闪的后人希伯(Eber)生了两个儿子:法勒(Peleg)和约坍(Joktan),法勒支脉是被选上(敬畏神)的,他及其后人,包括亚伯兰,记录在十一章10至26节的家谱中。

  巴别塔的故事,记录在十一章1至9节,是文学叙事上的安排。按时间算,它应发生在第十章的列国名单之前。在十一章1至9节,作者的目的是写地上各民族因何分散,而不是描述如何建造巴别塔。

巴别塔的故事(创11:1-9)

那时,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大家说同样的话语。他们向东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发现一块平原,就住在那里。(创11:1-2)

  自大的人类为要建立威信,便企图打造一个抗拒神治的世界。

他们彼此说:“来,我们做砖,把砖烧透吧!”他们就把砖当作石头,又把石漆当作灰泥。他们又说:“来,我们建一座城,造一座塔,塔顶要通天。我们要为自己立名,免得分散在全地上。”(11:3-4)

  他们要掌管自己的生命,排除神。他们想建造一座塔,通往天上可以面见神。人自以为比神更聪明,不听从神一开始给他的指令:“要繁衍增多,充满这地”(创1:28;9:1)。其实,建城造塔并无不妥,但背后的动机反映着人类的骄傲,和他们错误地以为这些工程能带来安全感。

耶和华下来,要看看世人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同是一个民族,有一样的语言,他们一开始就作这事,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一切,就没有可以拦阻他们的了。来,我们下去,在那里混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听不懂对方的话。”于是,耶和华把他们从那里分散到全地上,他们就停止建造那城。(创11:5-8)

  人类的聚集违反了神“充满大地”的指令,神不容许人成为自己的神(11:5-8),又再回到洪水时代的光景。于是从天上下来,变乱当时人类共通的语言(11:9),各人自说自话,无法沟通,驱使人类分散布满全地。这是在创世记首十一章内,神第三次介入制止人类犯罪敌挡神(第一次在亚当夏娃时,第二次是洪水时期)。

因此,那城的名就叫巴别,因为耶和华在那里混乱了全地所有的人的语言,又从那里把他们分散在全地上。(创11:9)

巴别城故事给今天教会的重要信息

  创世记第十一章巴别城的故事,给今天的信徒带来甚为重要的信息:

  1.  解释了世界各民族如何开始多种语言体系。
  2.  提供了人类各种族的起源。
  3. 巴别城是有关堕落的人类,存心向罪,叛逆神的故事,人不再倚靠神良善的恩惠与供应,反以其他事物来满足心灵的需要。
  4. 巴别城描述的是人的反叛,破坏了神、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忘记了本身是按着神的形象被造,被委派管理全地及神所赐的一切。
  5. 巴别城的故事给以后亚伯兰的故事揭开序幕。他将被呼召成为遵守神约的以色列国,而基督从他后裔中生出,建立教会群体,造福全人类。(太28:18-19;罗4:16-18;加3:6-9)

  为什么建造巴别塔会得罪神呢?神为什么反对人的团结呢?巴别城代表的是人离弃神、自以为是。他们以为要留名后世,最好是放弃神的指令,建立自己的王国,建造通天的塔,便能像神一样。不是人照着神的形象而造,而是依照人心所构想去造个神出来。巴别城代表骄傲和自我中心——我不需要神,我是自己的主人,神在我生命中无分。它反映现今的世界,人活着不需要神。那么,巴别城之外还有其他选择吗?有!就是以基督为中心的生命!借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赎,恢复人和神的关系。认识神——为神而活,不是为己而活。

  巴别塔的故事是超越旧约创世记的。这远古的记载对今天基督徒群体仍然带来重要的信息。自从人类犯罪堕落(创3章),神便开始了拯救世人的计画,这是“巴别城以外的选择”;创世记第六章记载神召唤挪亚造方舟,给人类一个新开始,但人类不久又沉沦罪中。巴别城发生的事件,神在新约使徒时代(徒2章)修正了,语言不再被用来驱散人(创11章),反之,圣灵赋与门徒说方言的恩赐,辅助建立初期教会。时值五旬节,圣灵充满等候多时的信徒,教会就这样被建立起来。

  今天,教会为谁而设?以主耶稣为基石的教会,是为拯救世人的罪而设。教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经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和怜悯。教会切勿忽略了大使命的异象是为要得着世人;否则,教会终会老化死亡。“巴别城以外的选择”就在信徒的生命中,因为信徒就是教会,也是基督的身体。

 

金灯台活页刊第192期 2017.11
本文由陈友维弟兄摘录和翻译自作者的讲章。作者锺庆义牧师为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讲师。本文的经文录自《圣经新译本》。

插图:Agnes Leung(agnesleung.com